乍浦镇,港区各部门、单位:
《嘉兴港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已经党工委、管委会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实施。
嘉兴港区开发建设管理委员会
嘉兴综合保税区管理委员会
2021年6月27日
(此件公开发布)
嘉兴港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
规划和二〇三五远景目标纲要
目 录
远景目标 16
第一章 规划背景
第一节 过去五年的发展成果
经济实力日益增强。2020年港区实现生产总值182.0亿元,年均增长7.8%。服务业增加值44.6亿元,是2015年的1.5倍,年均增长7.5%。城镇和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66105元和40146元,分别是2015年的1.42倍和1.49倍,年均增长分别达到7.3%和8.3%。完成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0.3亿元,年均增长12.4%。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718亿元,是2015年的1.51倍。
转型升级成效显着。“十三五”期间,港区围绕重点产业,有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配置。以绿色化工新材料、航空航天及高端装备、氢能为核心的产业格局初步形成。数字经济建设迈入新台阶,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加速融合发展,以智能化改造为重点的现代技术改造加速推进。服务业快速发展,综合物流园、杭州湾新经济园等省级服务业发展平台集聚效应日益显现,推动区域内现代物流、电子信息、新材料、环保技术等新兴企业集群发展迈上新台阶。传统农业转型升级不断加快,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稳步推进,农居环境、乡村风貌明显改善。
创新能力明显提升。2020年全区研发(R&D)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例达到3.2%,与2015年相比明显改善。高端人才加速集聚,“十三五”以来累计引进培育国家级、省级高层次人才10人,市级以上高层次人才32人,新增高技能人才1759人,技师125人,职业技能鉴定发证5270人。政产学研联动机制不断深化,成功创建企业院士专家工作站3个、博士后工作站4家。启动G60科创走廊建设,科技型中小企业孵化体系日益完善。滨海创业园、乍浦镇创业创新中心一期顺利完成建设并成功实现企业入驻,国际产业园建设加快推进,杭州湾新经济园作为嘉兴G60科创走廊科创主平台之一,成功纳入《嘉兴G60科创走廊建设规划》。科技创新引领发展的新动能日渐壮大。
开放水平不断提高。“十三五”期间,港区对外贸易大幅增长,2020年港区实现进出口总额225亿元,其中出口79亿元、进口146亿元,分别比2015年增长了74.3%、251.9%、76.88%。招大引强实现新突破,重大外资项目引进进展显着。“十三五”期间,累计引进实到外资8.4亿美元。中国航天瑞华泰高分子新材料项目、嘉兴蓝箭航天中心项目、三江•嘉化集团年产100万吨EO/EG综合循环产业园项目等国内知名企业及行业龙头企业百亿项目陆续落户嘉兴港区。
港产城融合稳步推进。“十三五”以来,港口建设步入新阶段。2020年,乍浦港区货物吞吐量6616万吨,是2015年的1.5倍;集装箱吞吐量176万标箱,是2015年的1.7倍。嘉兴港综合实力进入2020年全球100大集装箱港口排行榜91位。产业发展走向新高度,争先晋位取得显着进步。2019年乍浦经济开发区位列浙江省省级开发区第5名。2019年12月,嘉兴综合保税区片区获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列入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嘉兴联动创新区。2020年12月,嘉兴综合保税区在2019年度全国综合保税区发展绩效评估中列第47位,进入中上发展水平。中国(嘉兴)化工新材料园区连续8年进入全国30强,列“2019中国化工园区30强”“2020中国化工园区30强”第9位。城市建设开拓新局面,高标准推进道路提升改造行动,“三改一拆”持续深化,成功创建国家园林城镇和基本无违建区,海港新城品质提升和都市节点型美丽城镇省级样板创建专项行动正式实施,中央活力区启动建设,城市功能不断完善,城市品质显着提升。住房保障迈上新台阶,截至2020年底,保障性住房已保障住户7522户,直接受益人18402人。
生态环境全面提升。“十三五”以来,港区环境质量大幅改善,空气优良率由2015年的78.6%提高至2020年的91%;PM2.5浓度由2015年的44微克/立方米,降低至2020年的27微克/立方米。河道水质交接断面考核保持优秀,全面消灭Ⅴ类及以下水体。大力推进城乡生活污水治理,建成市政污水管网总长度116公里、污水泵站9座,建有处理能力4.98万吨/天工业污水厂1座;建成5吨以上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11座、5吨以下户用处理设施254座、简易处理设施366座、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631座,受益户数4970户,实现城乡生活污水处理全覆盖。基础设施日益完善,建成嘉兴港区工业集中区污水处理厂和建筑垃圾回用项目、园区内固废处置项目。废气治理走在前列,率先在全省完成燃煤电厂超低排放改造工作和园区化工企业LDAR检测全覆盖,启动中国(嘉兴)化工新材料园区生态环境整体提升“两无一化”行动,全面推进园区景区化改造。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创建并通过验收。
平安港区成效明显。平安建设方面,大力落实法治强基战略,深入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全面优化整合全科网格,夯实港区平安建设基层基础。大力完善线上线下矛盾纠纷调解平台和涉法涉诉信访案件解决机制建设,有效化解社会矛盾。港区安全生产目标责任制考核连续评为优秀,连续十四年被评为“嘉兴市平安镇”。安全生产方面,持续完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着力夯实属地管理责任,强化安全生产社会共治。针对危化品重点领域,持续推进“五个一体化”建设,实现化工园区、危险源、人流物流、应急保障和医疗救助五大环节全方位监控。全面推进危化企业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工作,强化应急物资储备和应急响应水平,增强安全防范保障能力。“十三五”以来,有效遏制了较大及以上事故发生。
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卫生方面,平湖二院全面提升改造,新建住院部、发热门诊,建成标准化社区卫生服务站9个,辐射全区的医疗卫生三级网络初步完成,智慧医疗软硬件设施持续更新完善。合作办医进一步深化,平湖二院接受上海市东方医院全面托管。教育方面,异地迁建幼儿园1所,启用配套幼儿园1所,扩建小学、高中各1所,智慧校园、中小学创客教室、校园物联网等教育新基建全面实施。合作办学持续加强,与华东师范大学、浙江师范大学、杭州师范大学、上海爱幼集团等开展合作,成功引进杭州湾实验学校,由专家教授领衔的“名师名校长工作室”和上海市名师领衔的“名师名园长工作室”成立运作。文化方面,乍浦镇成功创建第二批浙江省“千年古镇”地名文化遗产,文化礼堂、文化家园实现全覆盖,“怀橘学堂”、“山海文化艺术节”等特色文化活动常态化开展,建成南大街社区和马家荡村“运动家”智慧体育社区,文体设施保障和文化产品供给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社会保障方面,截至2020年,港区户籍人口养老保险参保率已达到98%,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99.5%。精准扶贫、社会救助工作不断优化。养老服务持续完善,完成养老服务中心公建民营改革,启用“嘉兴港区智慧健康养老服务平台”。深入推进殡葬改革。重视双拥工作。成功创建省枫桥式退役军人服务站。
五年来,港区上下始终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实体经济为本,围绕创新驱动发展、产业和港口转型升级、对外开放深化、生态环境保护、民生福祉增进、改革开放深化等重点领域,多措并举、多管齐下,有效应对了新冠肺炎疫情突发影响等重大挑战,有力确保了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
同时应清醒看到,“十三五”阶段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特别是:产业结构仍待优化,目前港区仍是化工新材料“一业独大”的产业结构,经济整体抗风险能力较弱。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相对不足,科技创新发展动能不够强,缺乏创新“塔尖”和“重器”。港产城融合发展水平不高,港口液体化工码头供给能力与区内企业的实际需求严重偏离,集疏运配套设施建设滞后。弘扬历史文化,加大对“千年古镇”的保护修复、挖掘的力度还不够。城市平台能级偏低、资源要素匮乏,引才难、留才难问题较为突出。城市功能不完善,防洪排涝、污水收集等基础设施承载处理能力与高质量发展存在差距,教育卫生文体等公共服务有效供给不足。
表1-1 嘉兴港区“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主要指标
指标 | 序号 | 指标名称 | 单位 | 2015年 | 2020年 | 目标值 | 增长 | 2015年增长 |
区域综合实力 | 1 | 地区生产总值 | 亿元 | 125.98 | 182.0 | 180 | 7.8 | 44.5 |
2 | 一般地方预算收入 | 亿元 | 10.97 | 20.3 | 16 | 12.4 | 85.0 | |
港口 发展 | 3 | 港口货物吞吐量 | 万吨 | 4533.00 | 6616 | 5255 | 7.9 | 46.0 |
4 | 集装箱吞吐量 | 万标箱 | 106.14 | 176 | 123 | 10.6 | 65.4 | |
经济转型升级 | 5 |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 | % | 14.35 | 11.3 | 10 | - | - |
6 | 工业生产性投入增速 | % | -11.73 | 51.8 | 12 | - | - | |
7 | 服务业增加值 | 亿元 | 29.66 | 44.6 | 55 | 7.5 | 50.2 | |
8 | R&D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例 | % | 2.70 | 3.2 | 2.7 | 3.5 | 18.5 | |
全面改善民生 | 9 | 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 | 元 | 46470 | 66105 | 56177 | 7.3 | 42.3 |
10 | 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 | 元 | 26974 | 40146 | 37833 | 8.3 | 48.8 | |
11 | 个 | 2400 | 3950 | 3500 | 10.5 | 64.6 | ||
12 | % | 97 | 98 | 98 | 0.1 | 1.0 | ||
13 | % | 99 | 99.50 | 99 | 0.1 | 0.5 | ||
14 | 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降低率 | % | 完成市下达约束性指标 | |||||
15 | 吨/万元 | |||||||
16 | (COD)排放 | 吨 | ||||||
17 | 吨 | |||||||
18 | 吨 | |||||||
19 | 吨 | |||||||
20 |
第二节 未来五年的发展环境
未来一个时期,国际国内形势复杂多变,港区既处于大有可为的历史机遇期,又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
从国际环境看,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发展,世界贸易和产业分工格局发生重大调整,国际力量对比呈现趋势性变迁。国际环境日趋复杂,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世界经济陷入持续低迷,国际经济大循环动能弱化。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广泛深远,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单边主义、保护主义、霸权主义对世界和平与发展构成威胁,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面临重大冲击。对港区而言,随着外部形势日趋复杂,统筹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难度将不可避免地加大,亟需进一步深化改革,向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转变。
从国内环境看,我国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由全面小康社会迈入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从中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依托国内超大规模的市场优势和内需潜力,我国经济展现出强大的发展韧性、巨大的潜力和回旋余地,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加快形成。以数字经济、智能制造、生命健康、新材料等为代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加速发展,人工智能、大数据、5G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不断突破和广泛应用,新的经济增长点、增长极正在形成。但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长期支撑经济高速发展的要素红利日趋消弭,各种周期性、结构性、体制性因素交织叠加,给港区新一轮发展带来较大挑战。对港区而言,亟需从过往依靠资源要素投入的高速度增长向更多依靠全要素生产率提高的高质量增长转变,积极推动质量变革、效益变革和动力变革。
从区域环境看,我国正从单个区域的点状发展模式,向多区域跨区域融合的整体发展模式转变。随着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我国已形成长三角、京津冀、长江经济带和粤港澳大湾区等四大跨区域协调发展的区域总体发展格局。从省内看,大都市区正成为全省现代化发展的引领极。随着新型城市化和大都市区建设深入推进,平台对区域经济转型和引领的作用日益凸显,以四大都市经济圈为辐射拓展的“四核、四带、四圈”网络型城市群空间格局正加速形成。“十四五”时期,世界级城市群、大都市区和高能级中心城市的引领作用将进一步增强,城市和产业空间将加快重组,城市空间形态也将向都市区经济、湾区经济提升发展。对港区而言,港区正从行政区划上的边缘地区转向区域经济框架下的枢纽地区,应凭借区位、港口和产业优势,进一步加强对内对外的融合发展,打造杭州湾北岸的枢纽节点。
“十四五”时期是确定未来区域竞争格局的重要时期,基于港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基础及面临的外部环境,“十四五”时期港区经济社会发展主要呈现以下特征:
——新旧动能的转换突破期。“十四五”期间,港区土地资源与环境约束将进一步趋紧,发展方式将加快由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向质量效益型集约增长转变。创新驱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不断增大,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全面深化,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加速融合,新技术、新产业、新经济形态不断涌现。
——融合发展的持续深化期。“十四五”期间,长江经济带、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等国家战略深入实施,浙江大都市区战略持续推进,区域协同联动全面提速,对外开放和区域合作层级将进一步提升。港区要加快接轨上海、联动海盐和独山港,在科技创新、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领域加强协作,提升区域综合竞争力。
——民生福祉的加速提质期。“十四五”时期是港区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重要阶段,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诉求愈加强烈,公共服务补短板、扩供给、促创新全面推进,现代化治理体系不断完善,逐步建立共建共治共享的基本格局。
第二章 开启现代化建设新征程
第一节 指导思想
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统筹发展和安全,忠实践行“八八战略”,大力弘扬红船精神、浙江精神和新时代嘉兴人文精神,深入实施全面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首位战略,举全区之力建设长三角海河联运的“最佳特色港”、服务上海港及宁波舟山港的“最佳合作港”、带动区域创新发展的“最佳产业港”和杭州湾北岸和谐生态新港城, 助力全市建设“五彩嘉兴”,打造“七张金名片”,实现“蝶变跃升、跨越发展”,在嘉兴打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重要窗口的最精彩板块”中当先锋打头阵。
第二节 发展原则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和完善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断提高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能力和水平,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根本保证。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共同富裕方向,始终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维护人民根本利益,激发全体人民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促进社会公平,增进民生福祉,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坚持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以科技创新催生新发展动能,协同推进技术创新、理念创新、管理创新、模式创新,持续增强创新发展内生动力和竞争实力,巩固提升临港先进制造业产业优势,全面推进生产生活方式数字化。
——坚持开放带动发展。秉持开放发展导向,全面对接“长三角一体化”、“长江经济带”、“一带一路”等国家战略,充分发挥港口、产业、海关特殊监管区等功能优势,积极拓展对外贸易,创新对外投资方式,加快形成更广泛、更深入的开放发展格局,更好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努力形成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坚持系统观念。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办好发展安全两件大事,着力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注重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挑战,实现发展质量、结构、规模、速度、效益、安全相统一。
第三节 “十四五”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和二〇三五远景目标
到2025年,形成全区域、全方位融入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格局,创新引领、产业提质、城乡统筹、生态环境、港产城融合等工作全面提升,人民生活水平和幸福指数显着提升,“三港一城”的战略定位基本实现。
——高质量发展成效显着。在质量效益明显提升基础上实现经济持续健康较快发展,地区生产总值突破300亿元。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显着提升,初步形成以绿色化工新材料、航空航天及高端装备、氢能等高新技术产业为核心的新产业格局,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发展水平进一步提升,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到2025年底,培育百亿级企业集团10家、上市企业8家以上,规上工业总产值达到1200亿元以上,实现“生态示范区、百亿企业群、千亿产业带”的发展目标。
——对外开放不断深化。充分发挥嘉兴港港口和内河水运独特资源优势,加强与苏南、皖南、钱塘江上游、京杭大运河等腹地内河港、龙头企业战略合作,努力建成长三角海河联运的“最佳特色港”。加快融入全省“一体两翼多联”的港口发展布局,突出嘉兴港与上海港、宁波舟山港优势互补、错位发展,努力建成服务上海港及宁波舟山港的“最佳合作港”。按照“服务全市、辐射浙北、融入上海、联通全球”的要求加快推进嘉兴综合保税区创新发展,实现区内外联动发展和带动区域共同发展的目标。到2025年,服务贸易进出口额达到1.82亿元。
——城市品质进一步提升。坚持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和规划引领战略,按照嘉兴城市副中心定位,形成完善的城市规划和景观风貌管控体系,巩固国家园林城镇和卫生城镇创建成果,践行公园城市理念,积极创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都市节点型美丽城镇省级样板和AAAA级景区镇,打造一批体现山海特色和海港新城特质的高品质城市地标公共建筑、住宅小区和园林市政工程。
——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坚持全过程推进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全要素治理突出环境问题,全方位改革生态环境治理体系,着力打造水清岸绿天蓝的海港新城。到2025年,市控及以上断面三类水占比100%,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到92%以上。
——民生福祉稳步增进。居民收入水平与经济发展保持同步,全社会文明素质和文明程度显着提升,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高水平公共服务体系更趋完善,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得到更好的满足,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增强。
——现代治理体系进一步完善。党的全面领导落实到各领域各方面的高效执行体系基本形成,清廉港区建设纵深推进,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基本形成,重大风险防范化解能力、突发公共事件应急能力、防灾减灾救灾能力显着增强,平安建设体系更加完善,发展安全保障更加有力,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方面走在前列。
到2035年,港区地区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在2025年基础上再翻一番,经济实力、创新实力大幅跃升,生态环境进一步优化,基本公共服务实现优质均衡,人民生活更美好,治理体系更完善,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建成“长三角联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开放新门户、杭州湾北岸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新高地、长三角港产城融合的绿色宜居新典范”。
表2-1 嘉兴港区“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主要指标
一级 指标 | 序号 | 二级指标 | 计量 单位 | 2025年目标 | 指标 属性 |
经济 发展 | 1 | 地区生产总值(GDP) | 亿元 | 300 | 预期性 |
2 | 全员劳动生产率年均增长 | % | 7以上 | 预期性 | |
3 | 常住人口城镇化率 | % | 76左右 | 预期性 | |
4 | 生产性服务业五大行业增加值年均增长 | % | 高于GDP年均增长 | 预期性 | |
港口 发展 | 5 | 外贸货物吞吐量 | 万吨 | 1343 | 预期性 |
6 | 集装箱吞吐量 | 万标箱 | 400 | 预期性 | |
7 | 海河联运吞吐量年均增长 | % | 2.2 | 预期性 | |
8 | 煤炭转移量 | 万吨 | 700以上 | 预期性 | |
创新 驱动 | 9 | 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 | % | 3.2 | 预期性 |
10 | 人才资源总量 | 万人 | 2.25 | 预期性 | |
11 | 每万人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 | 件 | 8 | 预期性 | |
12 | 数字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 | % | 6 | 预期性 | |
改革 开放 | 13 | 货物贸易进出口额 | 亿元 | 300 | 预期性 |
14 | 亿元 | 1.82 | 预期性 | ||
15 | 实际利用外资 | 亿美元 | 11 | 预期性 | |
市域治理 | 16 | 依申请政务服务办件“一网通办”率 | % | 95 | 约束性 |
生态环境 | 17 | 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降低 | % | 市下达指标 | 约束性 |
18 | 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降低 | % | 市下达指标 | 约束性 | |
19 | 万元地区生产总值用水量降低 | % | 市下达指标 | 约束性 | |
20 | 港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 | % | 92以上 | 约束性 | |
21 | 港区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 | 微克/立方米 | 27以下 | 约束性 | |
22 | 达到或优于三类水体占地表水比例(市控断面) | % | 100 | 约束性 | |
社会 民生 | 23 | 每千人口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常住人口) | 个 | 4.5 | 预期性 |
24 | 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 | 年 | 11.3 | 约束性 | |
25 |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速 | % | 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 | 预期性 | |
26 | 每千人执业(助理)医师数(常住人口) | 个 | 3.2 | 预期性 | |
27 | 每千人医疗机构床位数(常住人口) | 张 | 5.85 | 预期性 | |
28 | 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 | 万人 | 5.2 | 预期性 | |
29 | 每万人老年人拥有持证养老护理员数(户籍人口) | 人 | 27 | 约束性 | |
30 | 人均体育场地面积 | 平方米 | 1.9 | 预期性 | |
31 | 人均公园绿地面积 | 平方米 | 14.5 | 预期性 | |
32 | 城镇住房保障受益覆盖率 | % | 25 | 预期性 | |
33 | 人均预期寿命 | 岁 | 83 | 预期性 | |
34 | 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 | % | 上级政府下达指标 | 约束性 |
第三章 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第一节 坚持创新驱动发展
牢固树立人才引领发展战略地位。以“创新嘉兴”大会战为引领,以G60科创走廊为纽带,持续深化“科创中国”试点城市建设工作,加快建设高素质人才队伍和高水平创新型城区,深化实施“创新嘉兴•精英引领计划”、“创新嘉兴•优才支持计划”、持续做好国家级、省级引才计划等重大人才工程,重点集聚一批创新型科技领军人才、高水平创新团队和紧缺高端人才。突出发挥企业在引才育才中的主体作用,建立健全鼓励企业引才育才机制和邀请企业家参与重大人才活动机制,制定完善人才强企相关政策举措,加强企业急需人才储备。实施港区新时代工匠培育工程,构建产教训融合、政企社协同、育选用贯通的高技能人才培育体系,壮大新型蓝领队伍。实施青年英才集聚行动,加大对青年人才的支持力度,吸引青年人才集聚发展。千方百计在规划期内引育一大批高端人才,让科学家精神、工匠精神在现代化建设中汇聚起磅礴力量。
优化科技创新载体布局。加快区域科技创新平台建设,重点打造省级嘉兴港区智慧化工新材料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杭州湾新经济园、市级嘉兴港区航空航天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以及长三角氢能产业基地、高效循环生态农业科技园等五大重点平台,大力推进院士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省级研发中心等创新载体建设。进一步提升杭州湾新经济园能级,对标国家级科技孵化器的标准和要求,着力完善园区功能配套,加快构建集“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区”于一体的创业孵化链条。统筹区域科技、产业资源,加快推进创新园区、新型孵化器、众创空间、创新综合体等创新载体发展,基本形成“5+x”运作高效具有鲜明特色的科创体系。
提升企业创新主体活力。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引导优质科技资源向重点创新型企业集聚,鼓励、支持有条件的企业独立或联合高校、科研院所、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中心等组建共建高等教育教学点、高等职业学院、研发机构、实验室。深入实施上市企业倍增计划、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和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倍增计划、百亿级企业倍增计划、高技术产业倍增计划,健全“科技型中小微企业、高成长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型领军企业”梯次培育机制,加快形成完善的企业创业创新培育链条。实现绿色化工新材料、航空航天及高端装备、氢能产业关键技术有效突破,大幅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到2025年,创新研发机构设置率达到50%,研发活动开展率达到70%,R&D占比提升高于全省平均0.5%。
优化区域科技创新生态。深化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改革,增加政府和社会资本科技投入、完善科技政策,探索科技创新资源共享机制,优化科技管理服务,建立科技创新指数发布机制,健全科技创新容错免责机制。健全金融支持科技创新发展的机制,加速推进创新链、产业链和资本链有效融合,促进科技成果资本化。完善科技型企业挂牌上市动态培育机制,支持科技型企业上市、挂牌,深化并购重组工作,实现上市企业数量翻番,质量明显提高。创新国有企业资本运作手段,进一步拓宽企业融资渠道。重视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与运用,大力发展技术交易市场,建设知识产权生态最优地。
第二节 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
绿色化工新材料。做大做强绿色化工新材料产业链,全面培育“非化”产业链,全面提升中国(嘉兴)化工新材料园区规模化、现代化建设水平,全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大力发展以硅材料、C2、C3(环氧乙烷、乙烯、丙烯)、橡塑材料及PTA为原料的下游产业链,以乙烯、丙烯等为原料的上下游产业链等五大循环经济产业链,持续优化提升产品结构,发展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高端新材料,推动产业链实现高端化和终端化发展。积极开展产业协作、推进产业融合发展,综合考虑绿色化工新材料产业发展方向、市场需求、技术成熟度、产业政策等因素,鼓励区内绿色化工新材料企业加强与周边航空航天、氢能、生命健康、汽车、电子、包装等产业的协作,积极布局特种橡胶及弹性体、高性能纤维、生物基可降解塑料、功能膜材料、高端工程塑料产品、特种工程塑料与聚烯烃材料、改性和复合材料、电子化学品、环保型胶黏剂/助剂、前沿新材料等领域,提高区域的供应链协同和配置资源能力。加大培育、引进行业龙头企业,加大对主导产业链上掌握核心技术、项目、产品的行业龙头企业的招引及培育力度,发挥其引领带动作用。加快现有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提升改造步伐,深化对现有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的“退低进高”。到2025年,绿色化工新材料产值突破1000亿元。
航空航天及高端装备。以浙江临港现代装备·航空航天产业园为核心,聚焦航空航天、智能装备等产业领域,做大做强航空航天产业,主动对接以央企为龙头的航空航天产业体系,重点发展机器人与增材设备制造、航空器装备制造、卫星装备制造、卫星应用技术设备制造、其他航天器及运载火箭制造等产业,开发一批标志性、带动性强的重点产品和重大装备,着力引进核心企业、技术和人才团队以及关联产业,提升自主设计水平和系统集成能力,突破共性关键技术与工程化、产业化瓶颈,为嘉兴发展航空航天、电子信息产业、高端装备制造应用高地,奠定强大的产业基础。加快中国航天瑞华泰高分子新材料、嘉兴蓝箭航天中心等项目建设,延伸航天航空产业链,实现全产业链发展,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到2025年,航空航天及高端装备产业产值力争突破100亿元,高能级项目加速集聚。
氢能源。充分利用港区丰富的工业副产氢资源,重点发展氢气、液氢制备储运产业链,招引集聚一批国际国内领先的氢燃料电池车关键零部件生产企业,建设氢能提纯、氢能装备制造、加氢站、氢能运用等项目,打造长三角(嘉兴)氢能产业示范先行区。依托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的人才、技术及产业资源集聚优势,进一步凝聚氢能行业创新前沿力量,促进氢能有关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合作,搭建“政、产、学、研、金”各界深度交流互动与技术对接平台,推动氢能应用产业化。加大示范应用,推动氢能重卡、氢能物流车、氢能船舶等领域的示范应用,进一步优化配置加氢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互联互通,构建氢能基础设施网络。加强标准建设,充分发挥国内首座商用液氢工厂的示范作用,推动液氢商用化企业行业标准。到2025年,氢能产业产值力争突破100亿元,成为长三角乃至全国的氢能产业引领示范区。
传统制造业改造提升。支持纺织服装、金属制品等传统产业优化提升,鼓励企业加强以智能制造、绿色制造为重点的技术改造升级,对资源承载能力有限的产业和企业进行淘汰或加快梯度转移。
第三节 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
科技服务。大力发展研发设计、工业设计、成果转化、技术交易、科技咨询、检验检测等科技服务业。深化院地合作,促进产学研融合,鼓励各类高水平研发机构围绕绿色化工新材料、航空航天及高端装备、氢能等港区重点产业,提供专业化的研发服务。加快发展第三方检验检测认证服务,稳步推进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华东示范基地项目。综合运用综合保税区政策功能优势,促进企业保税研发便利化,支持企业在综保区内设立研发设计中心;鼓励开展维修再制造业务模式,推动检测维修产业健康发展。探索“互联网+科创服务业”的创新发展模式,利用互联网技术实现超越地域、组织、技术的跨界整合。
现代物流。大力发展冷链物流、智慧物流、集装箱物流、供应链物流、临港工业物流、新零售物流等现代物流业。重点发展与制造业和商贸业相配套、相衔接的第三方现代物流体系,提升改造原有传统物流企业,鼓励现有运输、仓储企业进行功能整合和业务延伸,形成以第三方物流企业及现代供应链服务企业为主体的物流产业群。积极延伸产业链,争取更多的具有金融属性的仓储项目进入嘉兴,发展以大宗货物为核心的金融服务和供应链金融服务,促进物流业增值化、高端化。强化供应链物流管理,完善公路、内河航道、海运铁路集疏运体系,建成以多式联运和供应链组织服务为核心的综合物流系统。引导码头资源整合、联合技改、规模经营,提升码头作业效率。发展立体仓,建立自动化仓库系统,提升物流用地效率。
现代商贸。大力发展新型集散中心、采购中心、电子商务、展示中心等现代商贸业。加强实体市场与虚拟市场、现场交易与网上交易的有机结合,构筑集供应、销售、物流为一体的信息服务平台,拓展专业市场服务贸易内涵。加快社区邻里中心的统一规划与布局,以一站式、短距离服务为导向,营造社区商业消费新场景。培育和壮大跨境电商经济主体,推进跨境电商产业园发展。支持各专业市场提档升级,引导各类专业市场运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和供应链管理,向区域性大宗商品交易中心、现代专业市场贸易中心转型,发展一批新零售企业。加快建设和培育特色鲜明、集聚效应明显的星级楼宇、专业楼宇。
数字经济。大力发展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服务业态。着力推动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深化大数据在园区管理的创新应用并推广至各行各领域。支持推广共享制造、未来工厂、虚拟产业园等智能制造新模式。制定数字经济发展专项政策。以杭州湾新经济园为基础,布局数字经济发展平台,重点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打造,争创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大力拓展服务型制造新模式。推进新技术在化工新材料、装备制造等传统领域的服务转化应用。
第四节 提升发展现代都市农业
传统农业提档升级。立足港区特色,坚持市场导向,依托科技进步,实现农业机械化、自动化生产模式,大力推进传统农业企业转型升级和农副产品的提档换代;有序发展农家乐和农居民宿,健全现代营销网络,组建劳务合作社、农房合作社、农田合作社,盘活村集体资产,扩大农业就业,改善农居环境,提高农民收入。
现代农业高效发展。以创建国家级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为契机,发挥农业园区区位及人文资源优势,推进与大学院校、科研院所、品牌农业企业等合作,集聚资源要素,重点发展种子种苗、水产养殖、精品瓜果等特色农业。持续推动港区农业文旅品牌培育,加快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延伸农业产业链,提高农产品附加值。
第四章 增强国内国际双循环,开拓合作共赢新局面
第一节 高水平推进乍浦港转型升级
完善港口码头基础设施建设。全面联通乍浦港区外海码头与内河作业区的水陆、公路通道。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数据中心、网络中心、统一认证平台、安全管控平台建设,加快半自动化码头、现代化堆场和现代化物流仓储等建设,结合港口物流业务流程,配置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与感知基础设施,实现港口物流要素信息的自动采集与智能感知,推动港口基础设施与信息、网络、新能源等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
优化港口功能布局。实施煤炭作业战略迁移,大幅减少乍浦港区煤炭作业量,积极推动中石油浙江嘉兴油库在内的非城市和非产业功能转移,实施乍浦港区三期液体化工码头技术改造,加快码头功能转型和对外开放。加快建设六里桥海河联运产业园,高标准建设一批绿色环保的公用码头。统筹考虑港区空间结构和产业布局,结合港口资源条件,重点发展集装箱和液体化工等运输,加快形成东部城市功能配套码头、中部集装箱主体码头、西部液体化工专业码头的空间格局,带动嘉兴港集装箱和临港产业高质量发展。
拓展港口服务功能。加快E4液化品码头对外开放,优化港口仓储设施、配送网络,提升水运口岸效率,在水运口岸增加粮食、肉类、水产、水果等海关指定监管作业场所功能,积极争取药品、汽车等指定进口口岸功能。开辟东南亚、韩国、台湾等近洋航线,进一步开拓内外贸易直航线。拓展港口现代物流、商贸服务、金融服务、大宗商品贸易功能,促进以港口为枢纽的全程物流供应服务链发展。推进海河联运智慧平台建设,在嘉兴港务公司船联网、车联网、海河通和易步通的基础上,开展四通合一,统筹内河航运信息资源,构建“服务一体化、协同无纸化、决策智能化”的内河智慧平台,打造一体化的海河联运,为客户提供全程一站式物流供应链服务。
推动港口外联内通。充分发挥乍浦港区内联外通独特资源优势,将海河联运作为港区接轨大上海、融入长三角的首选切入点。对外深化与上海港、宁波舟山港合作,推动海上率先接轨上海,把乍浦港区建设成为沪甬等周边国际大港的重要配套港、喂给港。对内加快浙北集装箱运输通道项目和六里桥海河联运产业园项目建设,强化与杭州、湖州、苏南、皖南、钱塘江中上游、长三角核心区块等地对接,拓展港口业务渠道,增强港口辐射能力,推动长三角港航协同发展。
第二节 促进内外贸融合发展
优化贸易结构。聚焦高新技术产品出口、跨境电商、进口贸易等重点领域。提升发展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强化制造业创新对贸易的支撑作用,引导重点产业通过加强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提升出口产品的档次和附加值。加大出口品牌培育力度,支持开展国际商标注册、专利申请和知识产权备案,提升品牌国际影响力。推进跨境电商普及运用,加大跨境电商产业园和服务企业培育力度。积极扩大进口,鼓励企业参与以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为代表的各类进口贸易展会,引进国际先进技术、关键设备和重大装备,提升港区外贸企业的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支持日用消费品、医药和康复、养老护理等设备进口。积极承接中国上海进口博览会溢出效应,加强贸易、人才、品牌、文化等领域交流合作,鼓励和扩大先进技术、关键设备、资源性产品、高端生活消费品等进口。
优化国际市场布局。支持外贸企业持续深耕发达经济体等传统市场,支持开拓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合作,借助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优势,加强与东北亚、东盟、欧盟等国家的经贸往来。鼓励企业在拓展国际市场的同时大力开拓国内市场,推动上下游、产供销有效衔接。
支持外贸企业出口转内销。鼓励外贸企业拓展销售渠道,大力拓展国内市场。支持企业发展“同线同标同质”(即在同一生产线上按照相同标准、相同质量要求生产既能出口又可内销的产品),实现内外销转型。扩大“三同”适用范围至一般消费品、工业品领域。鼓励外贸企业加强与内销平台企业对接。支持企业通过“云参展”、“云对接”、“云洽谈”等方式开拓内销市场。支持工业品和中间产品等出口企业融入国内产业链、供应链,增强配套服务能力。
第三节 推进国际投资双向发力
提升利用外资质量。完善外商投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依法保护外资企业合法权益,推动利用外资稳中提质、稳中增效。聚焦绿色化工新材料、航空航天及高端装备、氢能等核心产业,重点引进一批优质外资项目、高端人才和关键技术。鼓励引进国内外先进的研发设计、检验检测、数字制造、智能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项目,推动制造业与服务业更高水平融合发展。积极参与中国国际进口贸易博览会等国际投资推介活动,参与各类“云上展会”,开展线上线下联动招商。积极探索中介招商、专班招商、基金招商等新模式,推动区域产业能级提升。加强招商队伍建设,优化招商政策。力争到2025年,引进世界500强企业、国际行业领先企业或总投资超亿美元项目15个以上,引进海外创新机构、团队和高端人才20名以上。
支持优势企业跨国发展。加强本土跨国公司培育,引导优势企业跨境经营和开展国际经济技术合作,投资建设海外生产基地、研发设计中心和营销网络。鼓励高新技术企业开展跨境融资,完善对外投资平台和境外投资服务体系。
第四节 加快推进嘉兴综合保税区创新发展
重点招引和发展保税加工和保税物流产业。加快推动嘉兴综合保税区从“以外为主”向“内外兼容”转型升级,更好地服务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统筹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加快建设综保区加工制造中心、研发设计中心、物流分拨中心、检测维修中心、销售服务中心“五大中心”,围绕腹地产业发展,加快培育电子信息、大宗原料深加工等产业,重点建设综保区加工制造中心、物流分拨中心,推动发展全球维修、检测、再制造业务,促进区内产业向制造业两端延伸,培育具有临港特色的进口贸易总部基地,大力发展与腹地特色产业紧密相关的皮革、矿类、亚麻、原木等进口大宗原材料及进口消费品的进口保税仓储中心。依托保税优势,加快推动自贸产业发展,打造以大贸进口分销为主的外贸类平台,结合跨境电商展示展销中心、跨境易货贸易交易结算平台建设,推动保税备货模式的跨境电商进口。通过复制政策、合力推进,推动综保区创新发展。
对接联动浙、沪自贸试验区。推动嘉兴综合保税区与上海自贸区、浙江自贸区等全面对接,深化平台、项目、人才、资本等方面合作,更好承接自贸区辐射带动作用。支持嘉兴综合保税区与上海外高桥保税区等区域加强合作,推动保税物流、保税加工等产业发展。
加快联动创新片区建设。以提升嘉兴综保区为核心,进一步推动联动创新片区的建设工作,努力形成制度、产业、平台一体化发展的先行先试区域,在复制推广创新政策、建立联动创新机制、产业提升、提高区域开放水平等方面有实质性成效。
完善综保区-港口一体化基础设施建设。提升综保区-港口道路建设,推动综保区进出车辆运输的便捷化。健全G525国道与东方大道交叉口的立体人行通道,形成新材料园区、新经济园、综保区的一体化发展。
第五章 坚持融合发展,加快区域协作联动
第一节 深入实施首位战略
加强交通接轨。实施临港枢纽内联外通专项行动,围绕“区域一体、港城共生”目标,加快融入长三角交通一体化。编制《嘉兴港区综合交通运输规划》、《嘉兴港区“十四五”交通发展规划》,参与沪乍杭铁路、沪平城际铁路和嘉兴市域轨道线网规划、建设工作。加快实施沪平城际铁路港区枢纽建设及周边区域综合开发,谋划推进市域轨道站的布局和建设。
加强产业接轨。充分发挥区位优势,以接轨上海为主攻方向,加强与上海“五个中心”和现代产业体系的对接,重点引进绿色化工新材料、航空航天及高端装备、氢能等高新技术产业,强化自身生产制造配套能力,积极打造上海先进制造业的配套基地。加强与上海临港新城、上海莘庄工业区、上海虹桥国际商务区、苏州高新园区、杭州高新区等高能级产业平台的合作与交流,促进创新链、产业链的深度融合。加快推动山海协作飞地园区建设,打造山海协作港区升级版。
加强公共服务接轨。积极参与长三角“一网通办”建设,推动实现长三角政务服务线下异地办理和全流程线上办理,打造长三角公共服务最便捷城市。落实好长三角区域城市资质互认、人才互认、高企互认、社保对接等政策措施,打破行政壁垒,降低区域制度性交易成本。实施教育现代化专项行动,积极推进教育接轨上海、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谋划新增合作办学1所,为港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劲后盾。拓宽与长三角特别是沪浙地区名校医院、专业机构合作办学办医,推进与上海东方医院的深度合作交流,建设消化内科、心内科、康复科等三到四个特色专科,打造长三角合作典范。
第二节 推进跨区域联动发展
积极对接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示范区。坚持新发展理念,积极推动绿色经济、高品质生活、可持续发展的有机统一,努力打造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示范区的辐射区。积极对接一体化示范区生态环境标准,加强与周边区域生态环境的协同治理,高标准推动全域生态环境建设。全面对标一体化示范区“放管服”改革,进一步优化区域营商环境。积极跟进一体化示范区体制机制创新,加快重大改革系统集成和改革试点经验复制推广。
谋划建设杭州湾北岸重大战略平台。积极推动与海盐港区、独山港区和南北湖风景名胜区、尖山新区等区域的协作联动, 充分发挥港区生态资源、港口资源和区位优势,着力发展高端高新现代产业,打造滨海优美生态环境,助推杭州湾北岸板块整体崛起,助力打造全省“大湾区”建设的北部重要增长极。
第六章 强化全域城市化,建设城乡融合发展新港城
第一节 深入实施城市品质提升行动
优化城市发展布局。按照“城区景区化、景区全域化”的要求,强化乍浦千年古城历史文化资源的挖掘和历史风貌保护,积极创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浙江省千年古城复兴试点、AAAA级景区镇及AAAA级景区,塑造地域城市人文风貌,提升城市文化品位。着力打造中央活力区,依托金海洋大道和中山路沿线商务商业休闲服务,打造港区的综合服务核心,加快构建“双轴纵横延展,水脉绿廊成网、多核联动绿心”的空间结构。加强中央活力区与汤山滨海区块项目的联动,打造杭州湾沿线山海城景观交融、多元功能混合、引领产业升级、助力港区发展的核心引擎。积极跟进平湖金山市域铁路等沪嘉交通布局走向,推动港区战略空间向东拓展。
持续提升城市品质。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坚持高水平规划、高质量建设,加快推动港产城融合规划体系编制工作,强化城市景观风貌、古城保护利用开发的设计规划引领,形成融合滨海特色、古城风貌、港区特质的一体化设计框架。高品质推动标志性产城融合项目建设,打造一批体现山海特色和海港新城特质的城市地标公共建筑、住宅小区和园林市政工程。加快推进牌楼头未来社区建设,持续深化城市有机更新,以未来社区建设示范带动老旧小区综合提升改造,增强城市防洪排涝等防灾能力,全面提升宜居品质,全面补齐城乡社区服务中心建设短板。践行公园城市理念,全力推进“绿城花海”建设,合理布局一批精品口袋公园、街头小品、游园绿地、立体绿化,完善城市细节品质,展现城市风貌。优化城市管理机制,构建科学的城市管理标准体系,提升城市运行效率。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定位的,加强政策引导、分类调控,不断完善房地产市场风险预警处置机制,规范市场秩序,引导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
第二节 积极创建都市节点型美丽城镇省级样板
高标准高质量推进都市节点型美丽城镇省级样板创建。按照环境美、生活美、产业美、人文美、治理美要求,全面推进新时代美丽城镇建设。补齐城镇短板、优化城镇功能、提升服务品质、提振经济产业、传承人文特色、深化综合治理,特色化、品质化推进美丽城镇建设。
加快推进城乡统筹发展。进一步推动城乡公共资源优化配置,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推动城乡交通、水利、电力、通讯等的一体化衔接,全面提升农村公共设施保障水平。健全全民覆盖、普惠共享、城乡一体的公共服务体系,进一步加强城市教育、医疗、养老、儿童福利、助残等优质资源下沉,加大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力度,推动大病保险、社保标准动态调整等机制创新,推进城乡公共服务标准统一、制度并轨。
加快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深化农村体制机制改革,进一步筑牢农村发展基础,加快推动农村土地综合整治,以长安桥、马家荡、八字村、建利村为重点,全面整合城乡建设用地,进一步深化农村产权制度、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机制改革,充分激发农村发展潜能。加快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以马家荡AAA级景区村庄品质提升为引领,全面推动农村风貌改善提升。进一步强化农村乡土文化、历史民俗的保护传承,尊重农民生活方式,打造质朴乡村特色和田园风光,建设美丽宜居新农村。
第三节 加强现代城市基础设施支撑
健全完善城市公共设施。以道路、供水、供气、供电、排水等为重点,加强监控和维护,强化市政公用设施安全管理,提升城市基础设施保障能力。加快推进“五桥三路”工程、乍嘉苏航道沿岸等示范河道和道路改造工程、港区电网提标和廊道布局优化工程建设,完善油气基础设施,加强天然气管网与周边区域互联互通和应急保障能力。构建快捷城市道路体系,高标准建设中央活力区等区块的市政道路,全面打通城市断头路,加快“城市轨道、快速公交、常规公交”多网融合的智慧公共交通体系建设,提升城市道路交通运行效率。编制水域保护规划,加快推进城市防洪排涝提标升级,强化流域防洪安全保障体系,高标准推进港区海塘安澜工程的规划、设计和建设,打造集防洪、排涝、景观、通道及城市建设于一体的高标准海塘。
建设新型智慧城市。推动信息化与城镇化融合发展,加快建设新一代智能化基础设施体系,提升城市管理科学化、精细化、智慧化水平。以嘉兴市城市大脑建设总体规划为蓝本,稳步推进数字驾驶舱建设,构建本地物联数据的解析和监测识别能力,以场景化、多业务协同的应用为抓手,通过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兴技术助力城市智慧化发展,提升城市运行效率。加快推进电网、水利等传统基础设施数字化改造升级,提升城市运行、环境监测、灾害预警等领域服务水平。聚焦交通、医疗、养老、助残、教育等领域,加速基础设施智慧化场景化多业务融合应用,创新服务模式和服务渠道,打造智慧民生服务体系。
第七章 深入践行绿色发展,打造绿色生态新港城
第一节 推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
着力优化能源结构。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多元共享的能源体系,制定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强化能源“双控”和碳排放强度控制。削减煤炭消费总量,严格控制新增燃煤项目建设,推进分散燃煤锅(窑)炉和其他工业燃煤设施淘汰改造。强化天然气储备与保障,有序推进镇村用气,加大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支持力度。深化能源消费“双控”制度,全面推进工业、建筑、交通、公共机构等重点领域和重点用能企业的节能管理,加大行业高能耗企业退出力度。稳步推进园区集中供热、特定区域集中供冷、超低能耗建筑、高效节能家电等应用。加大新能源清洁能源推广应用力度。
推进资源全面节约和循环利用。加快推进城市低碳绿色发展,逐步建立起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产业体系、能源体系、建筑体系和交通体系。实行最严格节约集约用地制度,深化“亩均论英雄”改革,推进“标准地”供给,加快低效用地再开发,提高产业园区土地开发强度,提升土地利用效率。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严控用水总量和用水强度,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全过程推进生产方式的绿色低碳循环改造,推动园区绿色循环升级,加快构建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巩固提升化工园区循环经济建设,完善石化产业循环链、工业余热利用循环链、伴生资源和固废综合利用等特色循环产业链。加快废弃物综合利用,强化城乡垃圾分类处理,提升固体废物处置能力,实施固体废物全过程闭环管理,打造“无废港区”。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理念和生活方式,推行绿色消费,鼓励绿色出行。鼓励共享经济、租赁服务等商业模式,推动社会盘活存量,减少闲置资源。
第二节 全力打好生态环境巩固提升持久战
明显改善水环境。开展以源头截污、系统治理为核心的水质提升攻坚战,实现“应截尽截、应收尽收、应处尽处”。积极开展中水回用工程建设,提升再生水利用率。全域实现污水零直排,力争做到“晴天无排水、雨天无污水”。强化农村污水长效监管,实施农业面源综合防控。严格控制入海排污口数量,强化直排海污染源监管。强化港口、船舶污染控制,加强内陆污染物排海监管。推进港口码头船舶污染物接收处置设施建设。
有效改善大气质量。进一步加强工业废气、车船尾气、建筑扬尘、餐饮油烟等大气污染综合整治。深化重点区域、重点领域臭气异味整治工作,规范实施生产工艺“全密闭”、臭气异味“全收集”,开展有毒有害气体环境风险预警体系试点建设,持续深化推进“两无创建”工作,加快乍浦经济开发区转型发展。推动园区废气治理全流程精细化管理,持续降低VOCs排放总量,开展PM2.5和臭氧“双控双减”,推进大气环境容量研究与评估,构建环境空气质量监测大数据平台,逐步构建重污染天气与大气污染治理综合决策大数据技术应用系统。
强化土壤污染防治。完善土壤监测网络建设,强化土壤综合整治,持续推动重点行业企业用地土壤污染详查,督促落实重点行业企业关停搬迁后地块调查评估制度。
第三节 健全生态文明机制
健全环境治理体系。提升生态环境治理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加强环境风险常态化管理。以“最多跑一次”改革为牵引,稳步推进“区域环评+环境标准”改革,撬动生态环境管理模式创新,加快实现生态环境状况报告制度全覆盖。加大政府回购和无偿收回总量指标的力度,争取重点项目省级储备库的调剂平衡,确保重点项目按期落地。健全生态环境保护领域行政执法与公检法联动机制,加大环境违法行为联合惩戒力度。健全环保信用评价、信息强制性披露、严惩重罚等制度,强化排污者责任。加快推行排污许可制度,强化证后监管和处罚,实现“一证式”管理。
优化环境资源配置。优化土地资源统筹和运用机制,建立土地储备、出让和预算管理全生命周期保障体系,推进园区向出让土地和出租厂房并重转型。实施资源要素差别化保障、差别化配置、差别化价格,推动要素高效利用。深化排污权、用能权、碳排放权配置方式改革,提升资源环境要素配置效率。推行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制度,加快覆盖环境高风险、高污染行业和重点防控区域。建立完善废水、废物、废气收费制度。
完善生态环境治理公众参与机制。加大环境保护宣传力度,积极开展生态文明教育实践活动,着力提高公众环保意识、责任意识。健全环境信息公开制度,加大环境监测、建设项目环评审批、企业污染物排放等环境信息公开力度,常态化开展重点企业“公众开放日”等活动,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大力发展环保公益组织和志愿者队伍,深化“民间闻臭师”等特色活动创建,持续开展“民间闻臭师”等特色公众参与活动,构建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公众评价的新港区环保污染治理模式。
开展生态文明系列创建。加快编制港区绿色发展报告。积极推动乍浦镇争创生态文明建设示范镇。持续深化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建设,进一步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效率,减少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量。创新开展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核算。构建和实施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打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新通道,聚焦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等形成系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完善生态产品支持政策,促进生态经济发展。
第八章 扎实推动共同富裕,构筑幸福美好的新家园
第一节 强化核心价值观引领
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融入。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精神文明,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加强宣传思想文化阵地建设和管理,全域化推进省级、国家级文明镇创建,弘扬“勤善和美、勇猛精进”新时代嘉兴人文精神。全面提升市民文明素质,积极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深化“好家风建设”,弘扬科学精神、时代新风,普及科学知识,推进移风易俗。继承和发扬拥军优属、拥政爱民的优良传统,强基础、优服务、重保障、创品牌,营造全社会尊崇军人的浓厚氛围,引领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退伍不退色、建功新时代。
优化城市文化空间。制订文化发展改革“十四五”规划,加大历史文化遗产传承和保护力度,制定文物保护修缮行动计划。保护好良渚文化戴墓墩遗址,稳步推进盐仓文化街区、笆篱坤历史文化街区等的保护和开发,彰显乍浦历史文化名镇特色。积极宣扬名人文化,加强名人故居保护,持续组织开展系列宣传展示活动。
第二节 提升港区教育现代化水平
发展优质教育。坚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推动学前教育、义务教育、普高教育协调发展。推进学前教育规范化、标准化建设,加快构建覆盖城乡、布局合理、质量保证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推进义务教育资源优质均衡发展,实施公办初中“强校”工程,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积极引进高等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加大普通高中建设力度,深化普通高中特色示范建设。实施校园改扩建工程,进一步优化校园环境。加强教育信息化建设,推进教育治理数字化转型,利用智慧校园建设,助学校教学能力和管理水平提升,着重从发挥各学校各学段特色出发,积极探索混合式教学、创客教育、“AR+机器人”未来英才培育项目。
深化教育领域改革创新。创新现代化人才培养模式,推进文教、科教、体教等融合教育,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落实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制度,严格实施公办、民办中小学同步招生,推动义务教育公办民办学校协调发展。支持和规范民办教育发展,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构建服务港区居民的终身学习体系,推进社会教育终身化、多样化发展。
深化教育合作与融合。继续深化与上海、杭州等名校的合作,充分利用各校结对合作和名师名校(园)长工作室优势全面融入长三角教育一体化,积极承办省市级教学活动,唱响港区教育品牌。
第三节 推动更高质量就业促增收
完善就业服务体系。推动公共就业服务城乡常住人口全覆盖,帮助重点人群就业,保障残疾人、零就业家庭等就业困难人员体面就业,促进高校毕业生和农村劳动力就业创业。健全强化用工监测和调查,动态采集空岗信息,提升人力资源市场供求匹配效率。“十四五”期间,新增就业3600人以上。
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强化创业全程服务,拓宽创业投融资渠道,加大对初创企业在场地支持、设施提供、房租减免、住房优惠等方面的政策扶持力度,加快港区创新创业平台建设。激发全社会支持创业、参与创业的积极性。积极发展职业教育,实施新时代工匠培育工程,开展“金蓝领”职业技能提升行动,提升劳动者职业技能水平和就业创业能力。推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
第四节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完善基本社会保险制度。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和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提升养老保险基金支付能力,支持发展职业(企业)年金,鼓励发展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和商业养老保险。巩固提升社保参保率,确保“十四五”期间港区户籍人员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的法定参保率巩固在97.5%和99.8%以上。深入实施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完善失业、工伤保险制度,建立健全失业保险费率调整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联动机制。
保护重点人群合法权益。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建设,规范社会救助管理。关爱弱势群体,突出孤、残、困、病、老等特殊群体,提供社会福利服务。着力落实双拥安置政策,促进退役军人服务提质。大力发展慈善事业。加快残疾人事业发展。坚持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关心关爱妇女儿童,切实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
完善住房保障体系。加快构建总量平衡、渠道多元、结构合理的住房市场,完善多元化住房保障体系。稳步扩大公租房保障范围。
第五节 建设健康港区
增强公共文化体育服务供给。加快推进滨海会展中心和文体中心项目建设,充分利用中心的文化、体育服务功能,提供优质文化、体育服务。扎实做好观海书院、礼堂书屋、田间自然学校等文化体育设施的对外开放工作。持续做好送戏下乡、送书下乡、送电影下乡等工作,大力推动文化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强高质量文化供给。到“十四五”期末,基本建成便捷高效、保基本、促公平的现代公共文化体育服务体系,稳步提高文化体育服务均等化水平,公共文化体育服务体系建设达到国家级示范标准。
优化健康服务。建立健全重大传染病防治体系,提升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能力。积极推动平湖市第二人民医院全力争创二甲医院,提升医疗服务能级。深化县域医共体改革,推进平湖市第二人民医院医共体资源整合、错位发展,大力发展基层中、西医结合治疗。优化城乡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加强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提高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医疗服务水平。大力开展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建设,在区、镇、社区三级严重精神疾病管控帮扶的基础上,大力开展社会人员心理健康科普教育,提高心理健康。坚持“幼有所育”,推进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推动婴幼儿照护服务指导中心建设。推进与上海东方医院的深度合作交流,建设消化内科、心内科、普外科、肿瘤内科、骨科等特色专科,打造长三角合作典范。积极推进“智慧医疗”建设。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提高人民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争创省级健康镇。
第六节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
健全养老服务体系。加快建设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优化养老服务设施布局,推进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全覆盖。强化公办养老机构保障作用,支持民办养老机构发展,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养结合服务能力。加大养老护理员培训力度,壮大护理员队伍、提升护理能力,形成全社会关心关爱老年人的良好氛围。
建设老年友好型社会。加快公交、医院、活动中心、公园等公共场所基础设施无障碍建设,增加老年公共文化产品供给,开展形式多样的老年文化、教育和体育活动,丰富老年精神生活。增强全社会尊老敬老意识,支持老年协会、老年社会组织发展,支持不同社会群体开展敬老爱老志愿活动,营造尊重老年人、关怀老年人的良好风尚。
第九章 全面深化现代化治理,增强港区发展活力
第一节 优化营商环境
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取消各类妨碍市场主体公平准入且无法律法规依据的变相、隐形准入联审。坚持放管结合、并重,健全监管规则和标准体系。推进部门联合“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推行“互联网+监管”。对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等实行包容审慎监管。全面实施数字化改革,构建“1+5+2”的工作体系(一体化智能化公共数据平台、5个综合应用、制度规范体系、理论研究体系),从根本上实现整体智治、高效协同。加快推动“智慧+数字政务服务”,全面推进线上线下融合,进一步扩大实体场所、自助终端、服务代办点等政务服务渠道覆盖范围,增加便民服务事项,推进“15分钟办事圈”提档升级,更好实现“就近办、网上办、掌上办”。全面推进政务服务“未来大厅”建设,探索升级线上线下深度融合的服务模式。加快推动长三角区域一证通办,实现从点对点可办向区域通办升级。
激发市场主体活力。营造各种所有制主体依法平等使用资源要素、公开公平公正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的市场环境,确保各类市场主体依法平等享受支持政策。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进一步集成政务服务内容,推动个人和企业“全生命周期”“一件事”全流程“最多跑一次”迭代升级,深化完善“一窗受理、集成服务”改革,优化办事流程,提高办事效率,提升政务服务满意度。
第二节 打造平安港区
完善社会治理体系。推进港区社会治理综合指挥服务中心建设,加快构建一体化信息采集、会商研判、指挥调度、应急处置的镇、村、网格“三位一体”的社会治理综合指挥服务体系。完善“基层治理四平台”建设,落实港区对辖区部门协同解决事项的协调权和督办权。深化连心服务工作,推动“网格连心、组团服务”长效机制落地见效。健全完善社会治安防控处置体系,加快构建形成全方位、多维度、全领域智能感知网络。建立健全社会矛盾“大调解”体系,推进人民调解与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相协调,打造联合调处、多元化解的矛盾解决工作模式。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建立健全城市管理“大城管”体制。着力推进清廉港区建设。健全党建引领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工作推进机制,全域深化“三治融合”建设。
推进“平安港区”建设。建立扫黑除恶专项常态化机制。健全社会治安重点区域综合治理,创新流动人口、特殊人群服务管理机制。加快推进智安小区建设,建立健全物业管理长效机制,建立“区、镇、社区”三级管理体制,推进物业管理工作重心下移,夯实基层基础,为社区居民提供精细化的管理和服务。完善网络安全风险管控,持续加大网络监管和督查检查力度,进一步健全舆情风险防控机制,提升舆情应对能力。依法严厉打击各类犯罪活动,维护公共领域安全。
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完善重大决策社会风险评估机制,健全预案编制、风险研判、应急决策、协同处置等全过程风险防控机制。建立健全公共应急物资储备保障制度,强化应急物资储备基地和应急救援基地建设,提升突发事件的应对处置能力。完善安全生产管理体制机制,进一步明确园区管理主体,压实安全责任,强化高危行业专业监管力量,配齐配强园区安全监管执法力量。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深化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和诚信机制建设。建立公共安全隐患排查和安全预防控制体系,加强交通、食品药品、消防等涉及公共安全和群众生命健康重点领域的监管,加快构建全过程监管体系,常态化开展“拉网式”排查、清单式管理。完善自然灾害防治体系。切实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加强与气象、水利、地质等部门的协作联动机制,建立健全信息的共享机制,提升对灾害的监测预警能力。着力提升对危险化工品重大应急专项事件的监测预警能力。完善应急避难场所建设、维护机制,新建城市消防救援基地1个,新建化工新材料园区应急救援指挥中心1个,加大应急救灾装备投入力度,着力提高救灾设施现代化水平。进一步加强专业救灾队伍建设,完善灾害救助体系。强化灾害应急避险、救护知识宣传普及,着力提升公众应急救护能力。
第十章 “十四五”规划发展保障
第一节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
发挥党委在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中的领导核心作用,形成党工委、管委会各司其职的“十四五”规划编制和组织实施体系。充分发挥嘉兴港区管委会“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的作用,强化部门分工负责和职能发挥,齐心协力共同高质量编制和实施好“十四五”规划。
第二节 健全实施机制
港区发展规划依据市发展规划制定,要促进市级发展战略有效实施。加强港区发展规划对空间规划、专项规划的指导和约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年度计划要贯彻港区发展规划提出的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结合形势发展确定年度工作重点。做好发展规划与重大行动计划和实施方案等的充分衔接。建立健全规划实施的监测评估机制,科学构建规划评估指标体系,全面考察执行期内规划落实情况、及时评估规划执行效果。健全评估监测动态调整机制,根据规划落实执行情况,及时开展指标的调整和修正,确保各项指标的科学性、有效性,保障规划有效实施。完善规划实施监督考核机制,及时公布实施进展。加强规划管理数字化平台应用,将港区各类规划纳入统一管理,实现全领域覆盖、全流程管理、全部门共用、全社会共享。
第三节 强化政策协调
加强财政预算与港区发展规划实施的衔接协调,统筹财力可能,合理安排财政支出规模和结构,优先保障港区发展规划提出的重大任务和重大政府投资项目。优化金融要素资源配置结构,金融资源要积极支持港区发展规划确定的重大平台、重大项目、重大改革和重大政策,引导和鼓励金融机构重点支持港区发展规划确定的重大产业和薄弱环节。依法依规保障港区发展规划确定的重大平台、重大项目建设所需各类资源要素指标,确保港区发展规划落地落实。
嘉港区〔2021〕44号关于印发《嘉兴港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的通知(1).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