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5日,《浙江日报》头版刊发《嘉兴港区拖轮船员24小时在岗 护航“巨无霸”,稳当》,全文如下:
这个春节,在嘉兴(乍浦)港码头,54岁的姚海炳一如既往忙碌。作为嘉兴港的第一代拖轮船长,姚海炳与拖轮相伴已有27年,几乎年年春节都在船上过。日前,记者来到码头时,姚海炳正准备出海,协助一艘来自俄罗斯的轮船停靠码头。
“9时30分,右船首,带拖揽。”随着一声指令,船员们纷纷行动起来。穿戴好救生衣,记者也跟随姚海炳爬上两层楼高的驾驶舱。“大轮船有自己的发动机,为何还要拖轮来帮忙靠岸?”记者问道。
姚海炳解释,许多船舶对港口水域情况不熟悉,且体型大、惯性大,必须依靠拖轮的拖、顶,才能安全离靠码头。“别看我们船个头小,力气大着呢!四五万吨的大轮船进出港,全靠我们拖拖顶顶。”说起自己驾驶的拖轮,姚海炳满是自豪。
说话间,满载着集装箱的“巨无霸”已在眼前。待缆绳挂上外轮,姚海炳全神贯注了起来。只见他双眼紧盯着大船,两手则根据引航员的指令随时调整着舵柄。近了,近了,更近了……拖轮轻轻贴上了外轮的船首。“准备,顶!”伴随着舵柄下压,拖轮开足马力,推着外轮向码头缓缓靠近。
外轮速度慢了,拖轮迅速“加码顶”;外轮的船头跟码头的夹角太小,拖轮则拽紧缆绳“减速拖”……拖几下,顶几下,1个多小时,外轮终于平稳地停靠在了码头。“从除夕开始,我们拖轮队已完成作业43艘次,最晚忙到凌晨3时多。”姚海炳说。
以港为家、以船为家的,不止姚海炳一人。据了解,为保障港口生产不停摆,春节期间,嘉兴港拖轮队有50多名船员24小时在岗。不能跟家人团聚过节,虽有些遗憾,但姚海炳直言:“靠泊稳稳当当,就是平平安安。能护航进出港口的船舶,辛苦也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