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主 要 工 作 任 务 | 责任单位 |
1 | 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万亿元。 | 市发展改革委 |
2 | 规上工业总产值突破2万亿元。 | 市经信局 |
3 | 财政总收入突破1700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突破1000亿元。 | 市财政局 |
4 | 累计实际利用外资超过160亿美元。 | 市商务局 |
5 | 研发投入强度达到3.8%。 | 市科技局 |
6 | 人才资源总量超过150万人。 | *市委组织部(市委人才办)、 市人力社保局 |
7 |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突破5500家。 | 市科技局 |
8 | 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9.5万元和6万元,家庭年可支配收入10-50万元群体比例达到81%以上、20-60万元群体比例达到46%以上。 | 市发展改革委 |
9 | 单位GDP能耗、碳排放强度持续下降。 | *市发展改革委、市生态环境局 |
10 | 建设从源头到龙头“最优质供水城市”。 | *市建设局、嘉源集团 |
11 | 全域建成“清新空气示范区”“污水零直排区”“无废城市”。 | *市生态环境局、市生态创建办 |
12 | 创建全国文明典范城市。 | 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 |
13 | “四治融合”城乡基层治理体系更加完善,防范化解风险能力明显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认同感满意度保持全省领先。 | 市委政法委 |
14 | 落实示范区“1+1+N”规划任务,系统重塑“一城一谷三区”空间布局,建成水乡客厅、祥符荡创新中心等重大平台,在规划管理、生态保护、要素流动等方面形成一体化制度创新成果,展现嘉善片区在示范区的领跑态势。 | *嘉善县政府、市长三角发展办 |
15 | 主动对接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功能布局,实施8项集成改革和8大标志性工程,加强与上海在基础设施、园区平台、公共服务等方面对接,全方位融入上海大都市圈。 | 市长三角发展办 |
16 | 深化杭嘉、甬嘉、苏嘉、嘉湖一体化发展,推动设立湾北新区,建设秀水新区、南北湖未来城、钱塘国际新城等重大平台,形成“四方联动”协同发展格局。 | *市长三角发展办、市发展改革委 |
17 | 建成嘉兴至枫南、嘉善至西塘市域铁路、沪平盐城际铁路、苏台高速二期等重大工程,开工建设通苏嘉甬铁路、沪乍杭铁路、杭州都市区中环嘉兴段等重大项目。 | *市发展改革委、市交通运输局 |
18 | 嘉兴港万吨级泊位达50个以上,集装箱吞吐量超500万标箱。 | 市交通运输局 |
19 | 嘉兴机场建成并投入使用,建设航空联运中心。 | 嘉服集团、市机场办 |
20 | 打造国家物流枢纽城市。 | 市发展改革委 |
21 | 加快构建G60科创走廊创新主动脉,提升国家级、省级高新区平台能级,高标准建设一批科创湖区,支持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全面建成具有先进水平的新型创新载体,推动南湖实验室、南湖研究院、北理工长三角研究院等科创载体加快崛起,争创省级、国家级科研平台。 | 市科技局 |
22 | 深化与浙江大学、同济大学等知名院校合作,加快推进嘉兴学院“创大争一流”、嘉兴南湖学院建设特色鲜明应用型高校,发挥高校对科技创新的推动作用。 | *市教育局、嘉兴学院、 嘉兴南湖学院 |
23 | 开展科技企业“双倍增”行动和科技“小巨人”企业培育计划,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600家、省科技型中小企业5500家、科技“小巨人”企业50家。 | 市科技局 |
24 | 推进企业研发能力提升行动,建成省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中心350家、省级企业研究院150家。 | 市科技局 |
25 | 完善企业创新服务体系,创建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市,深化长三角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建设,科创企业贷款余额超过3000亿元,打造长三角科技成果转化高地。 | *市科技局、市市场监管局、 市金融办 |
26 | 实施“星耀南湖”系列人才计划,持续打响长三角全球科创路演中心等引才品牌,引育全球顶尖人才、国内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卓越工程师400名以上。 | *市委组织部(市委人才办)、 市科技局、市人力社保局 |
27 | 开展青年英才集聚行动,培育一批青年科学家、青年企业家、青年工匠,新增青年大学生50万名,建设青年发展型城市。 | *市人力社保局、团市委 |
28 | 完善人才培养激励机制,在住房、医疗、子女就学等方面提供优质服务,让人才引得进、留得住、发展得好。 | *市委组织部(市委人才办)、 市人力社保局 |
29 | 发展壮大新材料、高端装备、电子信息等主导产业,培育形成新能源、生命健康、集成电路等新兴产业,打造玻纤复合材料、光伏、智能家居等一批具有行业话语权的产业集群,做强高能级产业生态园和高品质小微企业园,推动制造业规模和竞争力大幅提升。 | *市经信局、市商务局 |
30 | 实施“凤凰行动”“雄鹰行动”,加快培育链主型企业和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新增上市公司35家以上,打造6家千亿市值、4家千亿产值的龙头企业。 | *市经信局、市金融办 |
31 | 实施数字经济倍增行动,加快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推进省级数字经济试验区建设,完善5G、工业互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大脑”,培育“未来工厂”,实现规上企业数字化改造全覆盖,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15%以上。 | 市经信局 |
32 | 创新理念方法,办好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放大溢出效应,打造“互联网+”高地。 | *市经信局、桐乡市政府 |
33 | 实施生产性服务业三年行动计划,大力发展科技服务、工业设计、检验检测等生产性服务业,生产性服务业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提高到60%以上,推动制造业向价值链高端攀升。 | 市发展改革委 |
34 | 积极培育外贸综合服务、海外仓等新业态新模式,推进“跨境电商+产业集群”发展,壮大外贸龙头企业,做好进博会、广交会等参展工作,进出口总额突破4300亿元。 | *市商务局、嘉兴海关 |
35 | 实施消费扩容提质工程,发展夜间经济、首店经济、品牌连锁经济,建成一批高档次商圈、高品质步行街,着力培育有影响力的消费品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3000亿元,打造长三角区域消费中心。 | *市商务局、市发展改革委、 市文化广电旅游局 |
36 | 发挥省高质量外资集聚先行区优势,实施招商引资“一把手”工程,聚焦产业发展导向,精准招引世界500强企业、国际行业领先企业、隐形冠军企业,引进总投资超10亿美元项目5个以上,在项目数量、体量和质量上取得新突破。 | 市商务局 |
37 | 做强浙江自贸区嘉兴联动创新区,推动自贸区试点经验复制推广。 | 市商务局 |
38 | 强化与上海综合保税区、苏州工业园区等高能级开放平台协作,打造一批特色鲜明的国际产业合作园。 | 市商务局 |
39 | 用足用好QFLP试点,积极培育国际合作新优势。 | *市金融办、市商务局 |
40 | 加快市区快速路建设,形成全市域快速路网。 | *市交通运输局、嘉通集团、 嘉服集团 |
41 | 持续实施城市品质提升行动,构建“九水连心”景观体系,建成子城文化客厅、中央公园等城市地标,充分彰显革命文化和历史文化底蕴,把城市打造得更富特色、更有韵味。 | *市品质办、市建设局、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
42 | 深化城市有机更新,推进未来社区建设和老旧小区改造,从根本上消除空心板房的安全隐患,全面改善人居环境。 | 市建设局 |
43 | 加快建设高铁新城,大力提升城市国际化品质。 | 嘉兴经济技术开发区 |
44 | 出台精细化管理标准,完善长效管理机制,构建现代化城市管理大脑,倡导广大市民以主人翁姿态当好城市管家。 | 市综合执法局 |
45 | 开展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建设一批“席地可坐”的城市客厅和样板街区,提升绿化、洁化、美化水平,打造路见本色、物见其颜的最干净城市。 | 市建设局 |
46 | 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和高标准农田建设,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基本农田“非粮化”,严格落实粮食安全责任制,稳定重要农产品供给,拎稳“米袋子”、丰盈“菜篮子”。 | *市农业农村局、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商务局 |
47 | 推进科技强农、机械强农,构建“一核四芯”农业平台体系,培育壮大本土种业,做强农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主体,提升发展农村电商和快递物流配送,扩大“嘉田四季”“嘉兴大米”等品牌知名度。 | *市农业农村局、市供销社、 市商务局 |
48 | 深入实施新时代乡村集成改革,探索完善农村“三权”依法自愿有偿退出机制,开展第二轮土地承包期延长试点,推广“飞地抱团”、农户持股增收等模式,增强集体经济造血能力,农村居民收入保持全省首位。 | 市农业农村局 |
49 | 开展美丽乡村“十百千”建设行动,加强农房建筑风貌管控,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打造10个诗画江南典范片区,建成100个省级未来乡村,提升200个历史文化传统村落。 | 市农业农村局 |
50 | 统筹水污染治理、水生态修复和水资源保护利用,加快全域水系重构,实施海塘安澜工程,推进稻田退水“零直排”建设,省控断面三类及以上水体比例稳定保持100%。 | *市生态环境局、市水利局、 市农业农村局 |
51 | 深化清新空气行动,强化工业废气整治,PM2.5平均浓度低于每立方米24微克。 | 市生态环境局 |
52 | 加强土壤污染管控和治理修复,推进固废源头减量,做好资源化利用,创建全国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市。 | *市生态环境局、市建设局 |
53 | 健全能耗、碳排放“双控”制度,科学有序推进能源、工业、交通等重点领域碳达峰碳中和,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经济社会绿色转型取得明显成效。 | *市发展改革委、市生态环境局、 市经信局 |
54 | 培育发展节能环保、清洁能源等产业,推进光伏、风电、氢能等规模化应用,加强核能综合利用,非化石能源装机容量比重达到65%以上,打造新能源产业示范基地。 | *市发展改革委、市经信局 |
55 | 严格实行“三线一单”管控,构建地上地下、陆海统筹的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完善生态补偿机制,提升优质生态产品服务供给能力。 | 市生态环境局 |
56 | 强化环境污染发现、处置闭环管理,加强跨区域协同治理,以“零容忍”态度严惩环境违法行为。 | *市生态环境局、市生态创建办 |
57 | 实施“乐业富民”工程,健全高质量就业创业体系,提高全员劳动生产率,新增城镇就业50万人。 | 市人力社保局 |
58 | 完善收入分配调节机制,推进居民收入和中等收入群体“双倍增”计划,提升低收入群体增收能力,促进产业工人等重点群体加快迈入中等收入行列。 | 市发展改革委 |
59 | 开展“技能嘉兴”行动,加强政策支持,提升技能人才的社会认同感和职业荣誉感。 | 市人力社保局 |
60 |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加快嘉兴职业技术学院、南洋职业技术学院、嘉兴技师学院扩容升级。 | 市教育局 |
61 | 构建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公平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稳步提高养老金、医保等保障标准。 | *市人力社保局、市医保局 |
62 | 健全住房保障体系,满足多样化合理住房需求,建设筹措保障性住房15万套,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 市建设局 |
63 | 把教育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不断加大财政投入力度,推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普通高中特色多样、职业教育特色发展、高等教育跨越发展,完善“双减”长效机制,规范民办义务教育发展,引育一批名师名校,打造“红船旁品质教育”。 | *市教育局、市财政局 |
64 | 深化“健康嘉兴”建设,建成投用长三角国际医学中心,完成市第一医院、市中医院改扩建工程,深入推进“名医到嘉”,加强医联体、医共体建设,推动优质医疗资源向基层延伸。 | 市卫生健康委 |
65 | 创建国家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市,新建一批满足国际国内重大赛事举办要求的体育场馆,建成社区“运动家”500个。 | 市体育局 |
66 | 完善“嘉心在线”服务平台,促进全民健心。 | 市卫生健康委 |
67 | 优化“一老一小”服务,构建幸福养老服务体系,落实三孩生育政策和配套支持措施,建设育儿友好型、老年友好型社会。 | *市民政局、市卫生健康委 |
68 | 加强红色文化资源挖掘利用,建设全国红色旅游标杆城市。 | 市文化广电旅游局 |
69 | 深化禾城文化复兴工程,建成以天籁阁为中心的古城文化核心区,提升古镇保护开发水平,打响“中国古镇看嘉兴”品牌。 | 市文化广电旅游局 |
70 | 共建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 | 市发展改革委 |
推动海塘潮文化申遗。 | 市文化广电旅游局 |
71 | 实施文化设施强基工程,建成覆盖城乡的“10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组建嘉兴艺术团、歌舞团、交响乐团等专业院团。 | 市文化广电旅游局 |
72 | 立足政府有为、市场有效、群众有感,完善线上线下融合的政务服务体系,建强一体化智能化公共数据平台,打造一批多跨联动的数字化改革应用项目,推动政府履职流程再造、制度重塑。 | *市政府办公室、市发展改革委、 市经信局、市政务数据办 |
73 | 强化“浙政钉”协同支撑能力,大力推广“浙里办”,全面覆盖群众和企业办事需求,实现公共服务由网上“可办”到“好办易办”,形成政府、企业、社会协调联动的数字生态。 | 市政务数据办 |
74 | 推进资源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深入实施亩均效益领跑者行动,完善“标准地”制度,全面提高要素配置效率。 | *市发展改革委、市经信局、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
75 | 开展“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推进“一支队伍管执法”,构建高效协同的事中事后监管执法体系。 | *市综合执法局、市司法局 |
76 | 加强和改进国有企业党的建设,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做大做强做优国有企业。 | 市国资委 |
77 | 实施新一轮营商环境提升行动,健全规范透明的市场准入制度,开展企业全生命周期便利化服务,提高投资项目审批效能,深化融资畅通工程,全面提升营商环境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水平,创建全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区,打造营商环境最优市。 | *市发展改革委、市市场监管局 |
78 | 压紧压实责任,警钟长鸣、常抓不懈,大力整治危化品、道路运输、消防等领域安全隐患,全面提升本质安全水平,确保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向好。 | 市应急管理局 |
79 | 加强城市运行安全保障。 | 市建设局 |
完善防灾减灾救灾体系,提高抵御各类风险能力。 | 市应急管理局 |
80 | 强化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 市市场监管局 |
81 | 深化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先行市建设,推进基层“四治融合”,健全“一中心四平台一网格”,加强矛盾纠纷源头化解,塑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共同体。 | *市委政法委、市信访局、市司法局 |
82 | 夯实基层基础,加强社工队伍建设,打造智能化、一站式社区服务综合体,让城乡社区成为服务群众的第一站、社会治理的“硬底盘”。 | 市民政局 |
83 | 健全“监测、预警、处置、反馈”风险闭环管控机制,防范化解非法金融、房地产等领域风险。 | *市金融办、市建设局 |
84 | 科学精准做好疫情防控,提升疫情应急处置能力。 | *市防控办、市卫生健康委 |
85 | 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推进智安街道、智安单位等系列创建,做好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依法严厉打击犯罪活动,打造平安中国建设示范区。 | *市委政法委、市公安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