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首页
        > 政务公开 > 市政府信息 > 嘉兴市人民政府公报 > 2018年度 > 2018年第7期

        嘉兴市人民政府关于下达2018年嘉兴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通知
        发布日期:2022-11-25 16:28 信息来源:市政府办公室 浏览次数: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直属各单位:

        2018年嘉兴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已经市八届人大第三次会议审议批准,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有关专业计划由市发展改革委另行下达。

        2018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南湖重要讲话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是决胜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做好2018年经济社会发展工作,要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推动实现高质量发展。在2018年指标体系设置上突出转型升级导向,注重设置一些反映质量、结构、动能变化的指标,充分发挥年度指标对结构调整和动能转换的导向作用。综合考虑国际国内宏观经济环境和嘉兴发展实际情况,2018年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5%左右;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8%;

        ——交通投资、生态环境和公共设施投资、高新技术产业投资、民间投资均增长11%,省市县长项目工程落地率达到50%;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网络零售额增长20%;

        ——货物进出口总额、出口总额占全国份额保持稳定,服务贸易出口增长10%以上;

        ——实际利用外资23亿美元;

        ——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生产总值比例达到2.7%左右;

        ——全员劳动生产率稳步提高;

        ——省定八大万亿产业增加值增速与全省增长同步;

        ——“浙商回归”到位资金645亿元;

        ——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控制在3%左右;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均增长7.5%左右;

        ——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左右,城镇新增就业6.6万人;

        ——单位地区生产总值综合能耗降低率,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降低率,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年削减率均完成省下达的年度目标任务;

        ——市控以上断面中Ⅲ类及以上水质断面比例达到40%;

        ——PM2.5年均浓度达到省下达年度目标。

        为确保顺利完成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各项指标任务,全市要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积极践行新发展理念,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大湾区大花园大通道大都市区建设为载体,深入推进经济转型、城市转型、社会转型,全力推动经济社会实现高质量发展。

        一、以壮大实体经济为着力点,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力促产业转型升级。加快传统产业改造提升,深入推进印染、造纸、化工、五金机械、汽配、服装等传统制造业改造提升,加快推动商贸流通业创新转型,确保传统产业技术改造投资增长10%。全面推进“机器人+”行动,新增工业机器人1500台。实施“凤凰行动”计划,力争全年新增股份制企业200家、“新三板”挂牌企业20家、上市公司11家。保持制造业较快发展,加快高端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新材料等主导产业发展,推进“五个一批”重点项目建设,实施重点企业规模效益“双倍增”计划,全年力争新增“小升规”企业220家,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以上。提升服务业引领作用,实施“百企引领、百楼兴业、百项千亿”三大行动,加快服务业集聚区建设,积极培育服务业新业态,力争服务业增加值增速达到8.5%左右,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提高0.6个百分点。

        培育发展新动能。加快数字经济发展,全力推进国家互联网创新发展试验区等平台建设。推进企业上云,全年新增上云企业7500家。大力发展服务型制造,创建全国“中国制造2025”服务型制造试点城市。培育消费新业态,实施一批零售模式创新、特色商圈改造、商贸品牌振兴等示范项目,推进电商创新试点工作,力争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网络零售额增长20%。促进楼宇经济提质发展,培育形成100幢以上效益高、特色明、运维好的星级楼宇。加快培育柔性电子、虚拟现实与可视化、机器人、无人机、氢动能等未来产业,推进未来产业平台建设。加快光伏等新能源产业发展,力争新增光伏并网容量200兆瓦。加快推进军民融合产业发展。

        发挥高质量投资关键作用。强化重大项目引领,实施重大项目“十百计划”,强化节点管理,细化目标任务,加快实施10个百亿级的续建、新建项目,谋划推进10个百亿级的前期项目,加快推进100个左右10亿元以上重大项目,全年确保市“615”项目完成投资1000亿元以上;谋划启动“百年百项”重大项目计划,重点推进市区“十大标志工程”。实施省市县长项目工程,加大招商统筹力度,提高重大项目落地率,全年力争浙商回归牵引到位资金645亿元,省市县长项目工程落地率达到50%。调整投资考核机制,更加突出结构性指标,重点加强对项目进度和开工率的督查考核,同时强化要素保障能力,全年确保交通、高新技术产业、生态环境和公共设施、民间投资分别增长11%,以高质量投资推动高质量发展。

        二、以“两区一城一走廊”为抓手,全力打造创新型城市

        完善创新体制机制。加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建设,推进16项重大改革项目,争取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成熟经验。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优化科技项目管理和科技资源分配。大力推动融通创新,强化创新成果在各行业各领域的应用推广。加强科技金融深度融合,大力发展科技金融中介服务机构,健全风险共担机制,完善服务链条。加快推进沪嘉杭G60科创走廊规划建设,完善浙沪创新协作机制,集聚创新要素,继续推进科技创新券跨区域试点工作,启动创新服务系统建设,推动形成创新策源地。推进各类平台转型发展,加快打造我市科创主平台,力争实现各县(市、区)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全覆盖,高水平建设省级高新技术特色小镇。

        加强创新主体培育。深化省校合作示范区建设,强化与清华大学、中科院、同济大学、上海大学等高校院所合作,推广“一院一园一基金”和七位一体创新模式。加快科技企业孵化之城建设,推进“多元化”孵化器建设模式,完善“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化”孵化链,促进孵化器专业化转型,力争全市孵化机构数量达到100家以上,孵化面积达到800万平方米。完善创新服务体系,构建“五位一体”的嘉兴科技大市场,完善科技成果转化市场机制,打造技术交易网络平台,培育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提升转移转化服务能力。加强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健全科技型企业“微成长、小升高、高壮大”梯次培育机制,力争新增高新技术企业20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500家。高水平建设研发机构,支持鼓励企业建设省级以上企业技术(研发)中心、企业研究院和重点实验室等。

        推进人才强市建设。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扎实推进“585”人才工程,打造人才生态最优市。加快构筑人才工作体系,推进人才新政相关配套政策和实施细则,形成“1+X”政策体系,深入实施“创新嘉兴·精英引领计划”、国家(省)“千人计划”“万人计划”、领军型创新创业团队等招才引智工程,大力引进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完善人才引育机制,突出抓好创新型科技人才、企业家和工匠等“三支”紧缺人才队伍。探索制定市场化评价人才办法,构建梯度递进人才荣誉体系,推动各类产业人才平台“二次创业”,完善人才激励政策。深化人才发展改革试验区建设。创新人才服务机制,发挥“红船服务”总联盟等社会组织作用,加快人才公寓建设,优化人才环境。全年力争引进各类人才3万名以上,引进“千人计划”“万人计划”专家50名以上。

        三、以“最多跑一次”改革为突破,深入改善营商环境

        推动“最多跑一次”改革落地见效。深入推进服务标准化,开展事项比对规范,高标准推进“八统一”工作,构建统一规范的事项清单和服务指南。开展“减证便民”行动,强化行政服务中心现场管理。完善“一窗受理、集成服务”机制,推进各类办事事项向行政服务中心集中,规范综合受理窗口设置,优化“一窗受理”平台,全面整合优化权力运行流程,并推进改革向基层延伸。推进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改革,深化“区域评价”“多评合一”“联合踏勘”等工作机制,持续优化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提升“红色代办”服务水平。深化商事制度改革,统筹推进“多证合一”“证照联办”“证照分离”改革。加快信息系统整合,打破信息孤岛,实现数据共享。健全信用评价体系,进一步规范中介服务管理。

        深入推进“三去一降一补”。加快推进“两退两进”,加大“低散弱”企业(作坊)整治力度,强化绩效评价及结果应用,倒逼过剩产能、低端企业退出,全年力争改造提升和关停淘汰企业(作坊)6000家以上,处置“僵尸企业”20家以上。严格能源“双控”管理,完善高能耗项目“用能置换”机制。严格落实房地产调控政策,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加快培育和发展住房租赁市场。优化信贷结构,深入推进清费减负。聚焦发展薄弱环节,着力推进补短板重大项目建设和重大事项落实。完善改革推进机制,推进重点镇(街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试点。

        统筹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等各项重点领域改革。围绕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抓好一批对经济社会转型发展有较大推动作用的改革试点,形成改革先发优势。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探索建立重大基础设施资金保障统筹机制,设立重大基础设施投资基金,深化PPP模式推广应用,鼓励存量资产转化PPP试点。创新政府产业基金引导方式,拓宽直接融资渠道,推进浙江南湖金融资产交易中心等新型金融要素市场创新发展。统筹推进财税体制、国资国企等其他重点领域体制改革,纵深推进新型城镇化、公共资源交易市县一体化、公务用车制度改革、新型智慧城市标杆市建设以及嘉善县域科学发展示范点等一批重大改革试点,确保各项改革措施落到实处。

        四、以全面接轨上海示范区建设为契机,着力构建开放新格局

        大力推进全面接轨上海示范区建设。深入实施全面接轨上海“1233”行动计划,按照“两个无差别、三个更好”要求,深化与上海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合作。积极争取省级层面建立接轨上海的协调推进工作机制以及省市联席会议制度,举办“2018′上海·嘉兴周”系列活动,充分发挥浙江省全面接轨上海研究中心作用,深化重大课题研究,谋划嘉沪融合发展新载体。加快现代综合交通体系规划建设,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编制沪嘉综合交通对接规划,制定三年行动计划,系统梳理一批铁路、轨道交通、公路、机场、航道等重大项目,加大项目前期工作推进力度,争取每年开工一批。深化公共服务同城共享,加快教育、医疗、社保等领域对接,新增一批合作项目。探索机制创新,推动产业融合、创新合作、人才互动等方面取得新突破。

        全面提升综合竞争力。突出区位、平台、创新等组合优势,以建设长三角全领域创新之城、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互联网经济强市为目标,全面提升嘉兴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强化体制机制创新,按照空间集聚、产业升级、创新驱动、产城融合发展思路,布局一批重大平台,全力打造“一廊四带九平台”空间布局。集聚一批高端资源,重点打造千亿产业,促进产业提档升级。按照全域景区化要求,启动建设大运河文化生态带(嘉兴段),规划建设一批美丽交通走廊、水乡湿地公园。加快推进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构建现代综合交通体系,助力区域一体化发展。

        加快推进对外开放。打造高质量外资集聚地,以省级以上平台为核心,进行调区、扩区和整合,引导要素集聚,促进平台整合提升,高水平建设一批中外合作产业园,加强重点产业招商,建立完善涉外服务体系,争取利用外资水平保持全省前列,全年引进世界500强和国际行业领先企业投资项目或总投资1亿美元以上重大项目30个以上,确保完成实际利用外资23亿美元,力争完成33亿美元。实施“互联网+外贸”战略,加快培育外贸综合服务平台,形成一批跨境电商骨干企业,创建一批跨境电商示范园区,推进服务贸易健康发展。主动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积极开拓新兴市场,谋划推进一批境内外合作平台和重大项目,培育本土跨国企业,突出实体对外投资,实现更高水平“走出去”和更高质量“引进来”。

        五、以国际化品质城市建设为导向,促进城乡统筹发展

        提升中心城市品质。推进国家城市总体规划编制试点,加快编制《嘉兴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年)》,深入推进“多规合一”试点,对市域空间、要素资源、基础设施等进行统筹布局。加大中心城市公共基础设施投入,打造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枢纽地,加快构筑“科技创新、人才引育、金融集聚、公共服务”四个高地。深入推进城市有机更新,加强南湖及周边区域环境综合整治,建设子城城市客厅,推进南湖湖滨区域、芦席汇历史街区等开发建设,做好三塔里、百福弄等地块的房屋征收工作。深化交通治堵工作,加强城市道路、公共交通以及停车设施等的建设,启动建设市区快速路环线工程。

        做精做特小城镇。强化特色小镇引领作用,打造产城融合、产业转型、创新要素集聚的新载体,突出“四个一批”重点特色小镇的示范带动作用,全年力争省级特色小镇客厅全覆盖,省市级特色小镇全年力争完成投资460亿元以上,力争通过省级特色小镇验收命名1个,入围省级创建名单1个、“三个十”名单3个。提升小城市培育试点镇品质,按照分层分类、梯度培育、特色发展思路,抓好7个省级、13个市级小城市培育试点工作,加快推进有条件的新市镇向现代小城市转型发展。继续高标准推进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提升生产生活生态环境质量,努力打造美丽小城镇升级版。

        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扎实推进农业农村改革发展“四个行动计划”。深化农业“两区”建设,加快推进“一区一镇”为重点的平台建设,培育市级农业公用品牌,打造一批区域特色品牌。扎实推进农村集体资源资产化、资产股份化,研究谋划田园综合体建设,推进一二三产业跨界融合发展,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严格落实粮食安全责任制,落实稳粮增产措施,探索创新农作制度,强化耕地保护和粮食价格保护力度,推进农业产能提升。开展美丽乡村升级版建设,以景区标准建设一批美丽乡村典范,继续高水平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高标准实施美丽乡村“四级联创”。深化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加快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工作,健全完善农村长效保洁机制。推进平原绿化提升,深化美丽农业建设,持续推进农村危房治理,全面完成全市182户困难群众危旧房治理目标任务。

        六、以补短板强弱项为重点,努力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提升生态治理成效。深入实施“碧水工程”,强化源头控制、水岸统筹、河海兼顾,加强饮用水源和良好水体保护,系统开展小微水体污染整治,推进水环境质量稳步持续改善,力争市控以上断面中Ⅲ类及以上水质断面比例达到40%以上。打好“蓝天保卫战”,协同推进工业废气、机动车(船)废气、建筑扬尘、餐饮油烟、秸秆焚烧废气治理,切实改善大气环境质量,力争PM2.5年均浓度继续下降,力争全市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80%以上。全力保障土壤环境安全,大力推进“五废共治”,重点加快生活垃圾、危险废物、医疗废物处置设施建设。推进“三改一拆”全面攻坚,清理存量违法建筑,严控增量违法建筑。深入推进国家低碳城市试点建设,加快循环经济发展。

        加强城乡居民各类保障。培育新的就业增长点,评估认定嘉兴市第三批创业小镇,全面推进农村电子商务创业,发展家庭服务业,扎实推进城乡劳动者充分就业,全年新增城镇就业6.6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推动居民工资性、经营性等收入增长。深入推行全民参保计划,提高社保基金支付能力,保持全市社会养老、医疗保障覆盖率在98%以上,实施城乡统一的失业保险政策,切实提高居民转移性收入。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创新农业经营机制和服务体系,创新农村精准扶贫开发机制,实施低收入农户收入倍增计划,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全年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均增长7.5%左右。

        优化社会事业发展。统筹重大民生政策,鼓励民间资本办学、办医、办体育等,增加优质公共产品供给。实施高等教育强市战略,积极引进大校名校,统筹城乡教育事业协调发展,加快学前教育扩容,均衡配置基础教育资源,推进集团化办学、学校共同体建设以及公办民办教育协调发展。高水平建设“健康嘉兴”,坚持大健康理念,推进“六医”统筹,抓好分级诊疗等机制建设;加快建设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全面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扎实推进全民健身工程。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繁荣文艺创作,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共同发展。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加强数据归集、共享和交换,加大联合奖惩力度。深化平安建设和法治建设,强化红线意识,坚持底线思维,建立长效机制。


        附件:1. 2018年嘉兴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主要目标

                      2. 2018年度嘉兴市级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计划表




        嘉兴市人民政府

        2018年5月31日

        点击下载附件

        作者:

        信息来源: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