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首页
        > 政务公开 > 市政府信息 > 嘉兴市人民政府公报 > 2017年度 > 2017年第6期

        嘉兴市人民政府关于下达2017年嘉兴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通知
        发布日期:2022-11-29 16:45 信息来源:市政府办公室 浏览次数: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直属各单位:

        2017年嘉兴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已经市八届人大第一次会议审议批准,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有关专业计划由市发展改革委另行下达。

        2017年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左右;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6.5%;

        ──固定资产投资额增长9%,其中重大基础设施投资、重大产业项目投资、重点技术改造投资、生态保护和环境整治投资均增长15%以上;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网络零售额增长20%;

        ──货物进出口总额、出口总额适度增长,服务贸易出口增长10%;

        ──实际利用外资25亿美元;

        ──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生产总值比重达到3%;

        ──省定八大万亿产业增加值增速与全省保持同步;

        ──“浙商回归”到位资金462亿元;

        ──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3%左右;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均增长7%;

        ──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城镇新增就业6.6万人;

        ──单位地区生产总值综合能耗降低率,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降低率,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氨氮和氮氧化物排放量年削减率均完成省下达年度目标;

        ──市控以上劣Ⅴ类水质断面全面消除;

        ──PM2.5年均浓度达到省下达年度目标。

        为确保顺利实现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各项指标,全市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和中央有关会议精神,积极践行新发展理念,坚决贯彻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全力做好稳定经济增长、深化创新驱动、加快改革落地、统筹城乡发展、保障民生改善等各项重点工作,推动经济社会在新常态下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一、坚持经济建设中心,力促经济平稳增长

        着力扩大有效投入。坚持把扩大有效投入作为经济工作的主抓手,大力实施“两个千亿”投资工程,推动省级以上重点园区、特色小镇平台投资突破1000亿元,新开工产业类项目年度投资突破1000亿元,确保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9%。要强化招商。精准开展招大引强选优,紧盯外资、央企、民资和浙商回归,进一步加强平台招商、产业链招商、专业化招商,启动实施央企对接三年行动计划,积极推进军民深度融合发展,促进高端大项目、好项目不断落地生根。力争引进世界500强、国际行业领先企业投资项目和总投资1亿美元以上重大项目20个,实际利用外资25亿美元,浙商回归到位资金462亿元;新签约总投资5亿元以上的央企及大型国企合作项目不少于10个,总投资不少于100亿元。要突出重点。围绕基础设施完善、实体经济发展、生态环保优化等领域,实施全市“615”重大项目计划,确保重大基础设施投资、重大产业项目投资、重点技术改造投资、生态保护和环境整治投资均增长15%以上。要创新机制。优化调整投资考核和奖励办法,实施扩大有效投资主体责任制、重大项目领导联系、市级以上重大项目预警等推进机制,以“节点化精细管理、店小二全程服务”力促项目推进全提速。

        大力发展实体经济。牢牢夯实制造业这一经济发展的重要根基,加快制造业强市步伐。全面实施中国制造2025嘉兴行动纲要和重点产业链建设意见,加快高端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新材料等主导产业发展,大力推进“五个一批”重点项目建设,制定“机器人+”三年行动方案,开展标准强企、质量强企和品牌强企建设,加强制造业信贷支持,深化“小微企业”三年成长计划,实施企业家素质提升工程,加快推动制造业提档升级,打响“嘉兴制造”品牌。全年力争完成“个转企”1200家、新增小微企业1.5万家。充分发挥服务业对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作用,坚持服务业兴市。落实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行动计划,重点围绕现代物流、科技信息、金融、文化旅游、健康服务业等五大产业发展,实施一批重大项目、做强一批重点企业、提升一批重点平台,促进服务业实现大发展,力争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提高1.2个百分点。要加快传统产业改造提升,支持企业以“互联网+”“机器人+”“标准化+”“工业设计+”等方式,开展设备更新换代、技术工艺改造和商业模式创新等,促进传统产业向信息化、智能化、品牌化方向发展。全年力争新增工业机器人1500台。

        积极拓展内外市场。全面落实国家、省、市稳定外贸增长的各项政策,实施创新驱动发展培育国际竞争新优势行动,加大跨境电商、市场采购贸易试点、外贸综合服务业企业等新型业态,以及高新技术产品、服务贸易出口等新增长点的扶持力度,努力确保传统市场份额不减少、新兴市场比重有提升。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开展国际并购、海外园区投资,打造本土跨国企业,实现更高水平的“走出去”和“引进来”联动发展。年内进出口总额、出口总额保持适度增长,服务贸易出口增长10%。进一步释放消费潜能,完善城乡商业网点布局,引导传统商业企业加强线上线下互动融合,不断创新销售模式、业态和产品结构,实现做大做强。鼓励围绕新消费需求的新投资,结合“两化”融合、旅游品牌塑造、“健康嘉兴”建设等,加快促进信息、旅游、文化、教育、医疗、健康、养老等领域消费。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

        二、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加快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

        实施全面创新改革。以科技创新为核心,启动全面创新改革试验,扎实推进“两区一城一走廊”建设,力争在科技管理体制改革、省校合作示范、科技企业孵化、浙沪创新协作等方面有所突破,进一步激发创新活力。突出创新平台支撑引领,实施建设科技企业孵化之城三年行动计划,积极争取秀洲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和嘉兴科技城纳入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覆盖范围,推动有条件的园区创建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多层次构建全域孵化格局。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实施高新技术企业“育苗造林”行动计划,大力引进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深化推进科技金融、科技人才改革,加快各类创新要素深度融合,促进更多长三角科技创新成果在嘉兴孵化应用。全年力争新增高新技术企业20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500家,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生产总值比重达到3%。

        培育经济新增长点。顺应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发展趋势,重点聚焦互联网经济,积极培育智能终端、智能家居、光通信等产业集群,加快乌镇互联网创新发展试验区、“四新”产业园、互联网特色小镇等平台建设,开展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双创”试点示范企业创建工作,以“互联网+”带动“四新”蓬勃发展。全年力争互联网项目投资100亿元,信息经济产值增长12%。加大重点楼宇、特色楼宇、品质楼宇培育扶持力度,促进楼宇经济提质发展。全年新增特色楼宇30幢、税收千万元以上楼宇20幢、税收超亿元楼宇5幢。深化光伏产业“五位一体”创新综合试点,进一步做大新能源产业。全年新增光伏发电装机容量200兆瓦,推广应用新能源汽车1000台。大力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围绕产业集聚、资源集约、功能集成,加快推进农业产业集聚区和特色农业强镇建设,积极培育现代农业经营主体,促进农业与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提升农业综合竞争力和发展质量。

        强化重点平台支撑。制定出台开发区创新发展转型提升指导意见,加快中德、中荷、中法、中日等国际合作产业园以及新经济园建设,增强集聚、服务和创新发展能力,引导优质资源、项目向开发区集聚。高标准推进滨海港产城统筹发展试验区建设,进一步理顺开发管理机制,加快乍浦港区闸桥改造等海河联运项目建设,重点培育临港装备制造、化工新材料、港口保税物流、核电关联等产业。在全市打造一批年度投资超50亿元、超百亿元的重大产业平台,使之成为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招商引资的主阵地、结构调整的主战场。继续推进工业园区创新转型发展,实施“低小散”企业“退散进集”三年行动,全年完成“退散进集”整治企业5000家,推动企业向工业园区集聚,争创一批省、市级工业特色小镇,建设一批“两创”中心,提高对“四新”经济的承载力。

        三、加快推进改革落地,进一步激发发展活力

        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大落后产能淘汰整治力度,结合企业绩效评价、“低小散”行业整治,倒逼过剩产能、低端无效企业退出。全年淘汰落后产能涉及企业600家,处置“僵尸企业”25家。科学把握房地产用地供应节奏,支持自住型和改善型购房,加快商办用房库存去化,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加大银行不良资产处置力度,修订企业股改挂牌上市和并购重组的政策意见,以直接融资为主要手段降低企业杠杆率,全年力争新增股份有限公司企业120家、上市公司5家。不断完善企业减负政策体系和长效机制,结合“营改增”、价格体制改革、涉企经营服务性收费检查等,切实降低企业经营成本。聚焦经济社会发展薄弱环节,着力推进补短板重大项目建设和重大事项落实。

        加快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出台深化投融资改革的实施意见,重点推广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成立全市PPP项目中心,开展存量项目试点,探索PPP资产证券化,引导社会资本投入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等领域。全年推出PPP项目不少于100个,签约落地项目不少于10个。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作用,做大做强政府性产业引导基金,撬动社会资本加大投入,形成市场化、可持续的投融资运行机制。

        统筹推进重点领域各项改革。围绕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着重抓好一批对经济社会转型发展有较大推动作用的国家级、省级改革试点,积极争取先行先试政策支持,加强试点进展跟踪协调及试点经验总结推广,努力以改革领先支撑发展率先。聚焦“最多跑一次、就近跑一次、不用跑一次”的目标,着力推进政府自身改革,加快形成覆盖行政权力、行政服务等领域的“一次办结”机制。深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开展“区域能评、环评+区块能耗标准、环境标准”试点,全面运营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年内实现所有项目网上审批、核准、备案。深化资源要素差别化配置改革,在科学完善企业绩效评价体系的基础上,加强绩效评价结果应用,拓宽绩效评价结果公示覆盖面,加大资源要素差别化配置力度,同步推进公共资源交易市县一体化改革,真正建立以“创新论英雄、亩产论英雄、节能论英雄、减排论英雄”的资源要素配置机制。加快推进国资国企、财税等其他重点领域体制改革,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更好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的牵引作用。

        四、突出城乡区域统筹,优化拓展发展格局

        突出中心城市引领。着重抓好嘉兴科技城、国际商务区、秀洲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等重点区块的规划建设,完善公共基础设施以及各类生活设施配套,大力发展城市先进制造业和高端服务业,加快推进宝沃汽车、阿里巴巴菜鸟城三期、大科技城科技创业加速器等一批重大产业项目,进一步壮大城市经济,推进产城融合发展。加快轨道交通、军民合用机场、市区快速路、地下综合管廊等基础设施项目谋划推进,加大城市交通拥堵治理力度,开工建设市域外配水工程(杭州方向),全面完成海绵城市建设试点任务,完善城市功能配套。加快推进子城广场、南湖湖滨公园、芦席汇历史街区等建设,加大城市拆违、城中村整治和老旧小区改造力度,提升城市形象和品位,努力打造国际化品质之城。

        深化镇村建设。高质量推进特色小镇建设。全年新增省级特色小镇创建对象2个以上,市级特色小镇创建对象10个。加大小镇客厅、3A级以上景区等软硬基础设施建设和特色产业投入,促进产业、文化、旅游、社区等功能形成。全年省、市级特色小镇完成投资450亿元。加强主要考核指标季度监测通报,完善年度考核办法,确保特色小镇建设早出形象、早出效果。继续抓好小城市培育试点工作。组织省级小城市培育试点镇开展新一轮三年行动计划编制,重点加强第三批省级小城市试点镇配套政策落实,深化第二轮市级小城市培育试点,构建梯度培育、动态调整的工作机制,提升城镇功能和服务品质。深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集中投入、集聚要素打造一批美丽宜居示范村(社区)。

        密切区域合作交流。主动参与长江经济带、长三角城市群等国家区域发展战略,重点加快与沪杭同城步伐,在进一步深化对内开放中提升城市竞争力。全力推进省全面接轨上海示范区创建,积极争取省级政策支持,深入谋划与上海市铁路、城市轨道交通网、国省道等对接方案,努力构建浙沪一体化交通体系枢纽。以长三角(沪嘉)产业协同创新区建设为契机,深化平湖张江长三角科技城、漕河泾经济技术开发区海宁分区等合作园区共建,密切关注上海资本流向趋势和产业转移动向,力争在承接、引进优质产业、龙头带动项目和高端要素资源等方面有明显突破。积极融入杭州都市经济圈,完善合作机制,推进协同发展。

        五、保障民生改善为先,推动发展成果普惠共享

        促进城乡居民收入稳定增长。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创业政策,重点落实大学生就业促进和创业引领计划、农村电子商务创业小镇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加强创业培训、就业见习、创业基地建设。实施生活困难家庭人员就业创业推进计划,开辟家庭服务等就业新渠道,加强公益性岗位开发管理。全年新增城镇就业6.6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推动居民工资性、经营性等收入增长。继续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夯实缴费基数,加快制度整合,确保各项社保待遇按时足额发放,切实提高居民转移性收入。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加快推进“三权到人(户)、权跟人(户)走”,深化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国家试点,实施低收入农户收入倍增计划,多途径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均增长7%。

        优化民生事业发展。继续推进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持续办好民生实事工程,统筹抓好城乡文化、教育、卫生、养老等设施的规划布局,重点推进嘉兴市医疗急救血液管理中心、嘉兴市全民体育健身中心、嘉兴市图书馆二期工程、嘉善社会福利中心等一批项目,尽快开工建设嘉兴市政务服务中心、嘉兴市残疾人康复中心、北师大嘉兴附属高中整体迁建、嘉兴中医院急诊综合楼工程等项目,加快推进嘉兴市文化艺术中心(美术馆)、嘉兴市委党校迁建等项目前期工作。积极发展社会事业。全面推进教育现代化创建,提高学前教育普惠水平,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高等教育优质特色发展、特殊教育提升发展,深化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巩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成果,推动文化服务、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全面发展。围绕加快“健康嘉兴”建设,进一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强基层医疗机构服务体系建设,建立健全中医药管理体系,完善智慧健康服务网络和全民健身服务网络,积极构建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的养老服务体系,着力提升群众健康保障水平。

        提升生态治理成效。全面推进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基本完成30个镇(街道)的整治任务。持续推进各项水环境治理工程和综合治理措施,大力实施剿灭劣Ⅴ类水行动,加快推进杭嘉湖南排、平湖塘延伸拓浚等重大水利工程及海绵城市示范区建设,尽快开工建设嘉兴市污水处理扩容工程等项目,全面消除劣Ⅴ类水体,Ⅲ类以上水体占比力争达到30%。积极推进“五气共治”,突出抓好工业废气、机动车尾气和城乡烟(尘)气治理,促进空气质量持续改善。力争全年PM2.5浓度继续下降,努力减少重污染天数。启动实施“五废共治”,重点推进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工业固废、农业废弃物及医疗废物治理。深入推进“三改一拆”,全年完成“三改”面积1200万平方米,拆除违章建筑800万平方米。扎实推进国家低碳城市试点建设,全面开展重点企(事)业单位年度碳报告和市县温室气体清单编制,构建绿色低碳生产体系和生活方式。


        附件:1. 2017年嘉兴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主要目标

                      2. 2017年度嘉兴市级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计划表




        嘉兴市人民政府

        2017年5月16日


        作者:

        信息来源: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