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兴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嘉兴市科学技术“十二五”发展规划的通知 | |
发布日期:2022-12-12 15:56
信息来源:市政府办公室
浏览次数: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直属各单位: 《嘉兴市科学技术“十二五”发展规划》已经六届市政府第62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嘉兴市人民政府 二○一一年七月八日 (此件公开发布) 嘉兴市科学技术“十二五”发展规划 为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落实“创新引领”战略,进一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充分发挥科技支撑引领嘉兴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加快浙江省区域创新体系副中心、国家科技进步示范市、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市和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建设,根据《浙江省科学技术“十二五”发展规划》,《嘉兴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特制定本规划,规划期为2011-2015年。 一、现实基础与发展背景 (一)现实基础 “十一五”期间,市委、市政府深入实施“科教兴市”战略,积极推进科技创新工作,科技进步成效显着。 1.科技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嘉兴市及所辖五县(市)已连续五轮全部通过全国县(市)科技进步考核,进入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县行列,连续五轮实现全国科技创先“满堂红”。初步形成了浙江省区域创新体系副中心、国家科技进步示范市、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以及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市“四城联创”大好局面。 2.产学研合作成绩斐然。以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浙江中科院应用技术研究院为代表的一批大院名校落户嘉兴,汇聚了一批高层次创新人才、创新团队。至2010年底,全市引进大院名校共建各类科技创新载体116家,2000多家企业与国内外300多家高校科研机构签订科技合作协议,建立了不同层次的产学研合作关系。 3.创新平台建设初具规模。市本级形成以嘉兴科技城、国际商务区、浙江科技孵化城(嘉兴)、嘉兴高新区二城二区为核心的一条横贯东西的科技创新创业带,科技创新集聚区初具规模。科技孵化平台、区域创新平台、产业公共服务平台、公共科技条件平台、企业技术创新平台等创新平台体系基本形成。 4.创业创新环境持续优化。我市先后出台了完善创新创业、促进科技进步的多个配套政策文件,形成了涵盖科技工作各方面、多领域、较全面的政策体系。科技投入不断增加。各级财政逐年加大对自主创新的支持力度,财政科技投入占地方财政支出的比重不断提高。2010年全市研发(R&D)经费支出占GDP的比例达到2.1%,比2005年增长72%,年均增速超过11.4%。创新环境不断优化,创新能力逐步提高,“十一五”期间发明专利授权总量达583件,是“十五”期间的9.3倍。 5.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良好。以电子信息、光机电、新材料、新能源及高效节能等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势头良好,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增加值大幅增长。全市共有国家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232家,国家级创新型试点企业1家,省级创新试点示范企业20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基地7家。依托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成立的长三角科学仪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成为省内首家国家级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6.农业和社会发展领域科技进步明显。科技特派员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农业信息化服务体系初步建成。嘉兴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的辐射功能和示范效应不断增强。育成水稻、蔬菜等新品种54个,奥运蔬菜引进推广成效显着。环保科技取得重大突破,科普工作取得显着成效,医疗卫生科技快步发展。 “十一五”期间,我市科技事业快速发展,但应看到,科技发展仍相对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与建设创新型城市发展目标还有一定差距。主要体现在:科技投入总量不大,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科技开发经费支出占销售收入的比例不高,科技成果总量相对较少、水平相对较低,发明专利授权量在全省排名靠后,高新技术产业整体规模偏小,尚未形成区域特色的高新技术产业优势集群,创新型企业不多,创新型人才缺乏。 (二)机遇与挑战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和我市“创新引领”战略的实施为科技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十二五”时期,国家将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建设创新型城市。长三角区域定位为创新型区域,必将对长三角核心区发展提出更高的要求。随着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的深入,特别是沪杭高铁、上海虹桥枢纽等区域设施的完善,嘉兴的区位、发展空间、商务成本、人居优势将进一步凸现,为集聚科技要素、推动科技进步带来了新的机遇。我市“创新引领”战略以自主创新为核心,发挥科技创新支撑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必将增强嘉兴科技发展动力,加快推进经济社会的转型发展。 经济社会和统筹城乡发展对我市科技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目前我市人均生产总值(按户籍人口计算)已接近10000美元,正处于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国际化、信息化和城乡一体化加快推进的重要阶段。企业创新需求强烈,农业、工业和社会等领域对科技的需求增加,资本、土地等传统生产要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逐步递减,能源、资源、生态环境对经济增长的约束不断加大,人才制约越来越突出,国际竞争压力和贸易壁垒、技术垄断也不断增加,这些问题和矛盾极大地制约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破解上述难题的关键是依靠科技进步,实现跨越发展。 二、指导思想与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科技工作方针,全面实施“创新引领”战略,围绕科学发展、自主创新和富民强市这个主题,以建设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和浙江省区域创新体系副中心为目标,以企业主体、市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为重点,以创新团队和人才队伍建设为支撑,着力推进创新成果转化,着力集聚创新资源,着力提高科技综合实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走上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轨道,为打造长三角创新型经济强市、江南水乡生态型文化大市、杭州湾宜居型滨海新市和现代化网络型田园城市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根据这一指导思想,在科技工作中必须把握以下基本原则。 1.坚持创新导向,需求牵引。坚持把自主创新作为我市科技工作的核心战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创新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进一步增强各类要素的创新活力和创新能力,促进创新要素紧密结合。坚持把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求作为科技创新的主攻方向,把企业的技术需求作为科技工作的重点环节。 2.坚持企业主体,政府引导。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配置科技资源中的基础性作用,强化企业自主创新的主体意识,激发企业创新的内在动力,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创新水平。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和调控作用,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优化配置公共资源,进一步推动科技进步与自主创新。 3.坚持人才为本,高端引领。深入贯彻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战略思想,充分发挥创新创业型高层次人才在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中的引领作用。以高层次人才和高技能人才建设为重点,统筹各类创业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把嘉兴打造成为长三角地区人才集聚高地、创业创新基地。 4.坚持城乡统筹,市县联动。统筹城乡科技资源,在构建创新平台和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过程中,更好地发挥新市镇的重要作用,大力推进工业、农业和农村科技协调发展。进一步探索科技工作市县联动机制,促进中心城区的科技成果在全市范围内加速转化。充分发挥我市特色产业基地优势,进一步打造各具特色的科技功能区。 5.坚持突出重点,整体推进。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工作重点和经济社会转型发展对科技工作的重大战略需求,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方针,重点发展高新技术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安排若干重大科技专项,形成一批具有特色的创新成果,实现技术发展的重点跨越。同时,充分重视利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充分重视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充分重视资源、环境、健康、安全等领域的科技进步,促进全市低碳经济、循环经济和绿色经济的发展。 (二)发展目标 “十二五”期间,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我市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重点,进一步确立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引导创新资源向企业集聚,建成政府引导、企业主体、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开放型区域创新体系。突破和掌握一批对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具有明显带动作用的核心关键技术,孵化和转化一批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培育和引进一批具有国内领先水平的创新人才队伍,全社会创新意识和全民科技素养明显提高。到2015年,实现科研经费投入、研发人员总量、发明专利授权量、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等主要指标比2010年倍增,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8%,科技综合实力位居全省前列,建成国家创新型城市。 ——R﹠D经费占GDP比重达到2.6%,企业研发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达到1.4%左右。 ——R﹠D人员4万人年以上,其中企业R﹠D人员3.6万人年以上。 ——发明专利授权量“十二五”时期累计达到1100件左右。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新产品产值达到2200亿元以上,新产品产值率达到30%以上。 ——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到2000亿元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25%。 三、重点领域、重大科技专项与成果转化工程 (一)六大重点领域 立足我市实际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确定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与高新技术产业、提升传统优势主导产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发展现代农业、促进社会发展和公共安全、加强资源节约与生态环境保护等六大科技发展重点领域。 1.战略性新兴产业与高新技术产业领域 通过组织实施一批重大科技专项,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以高技术和高附加值为导向,在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生物、物联网、核电关联等六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取得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同时,通过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开发区)和特色产业基地以及科技企业孵化器,培育壮大一大批高新技术企业,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2.传统优势主导产业领域 运用高新技术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主导产业,加快运用信息化技术等先进技术和标准,加大对装备制造、汽车零部件、纺织、服装、皮革、化纤、化工等传统优势产业核心技术的研发力度。攻克并推广一批行业关键共性技术,大幅度提高产品质量和附加值,大幅度降低能源、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鼓励和支持行业龙头企业,瞄准世界一流水平,实施技术赶超计划,全面提高传统制造业的整体技术水平和国际竞争力。 3.现代服务业领域 在金融、现代物流、网络教育、传媒、医疗、文化旅游、电子政务和电子商务等领域,实现技术创新与服务创新相结合,进一步优化服务流程,提高服务的信息化、智能化、网络化水平,创建高水平的服务平台。鼓励和扶持科技服务机构发展,开展新技术推广应用试点、示范,创建高水平公共服务平台,为构建一批高端服务业发展聚集区提供科技支撑。 4.现代农业领域 围绕“农业转型升级,农民增产增收”和现代农业的要求,以发展生态高效都市型农业、生态循环农业为重点,以培育先进适用农作物新品种为抓手,以农产品、水产品生产和开发为主线,强化核心技术,集成关键和配套技术,延伸农业产业链,壮大现代农业发展的产业基础。 5. 社会发展和公共安全领域 为满足人民群众对人居环境、医疗卫生、文化教育和社会保障等生活质量方面的要求,同时满足群众在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和社会安全等公共安全方面的要求,加强社会公益性技术研究,开发先进、适用的技术和产品。 6.资源节约与生态环境保护领域 围绕生态市建设和循环经济发展的要求,着力攻克环境污染整治以及节水、节能、节材、节地和资源再生利用等方面的关键共性技术,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改善生态环境、发展循环经济提供技术支撑。 (二)八大重大科技专项 围绕我市培育发展的六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保障改善民生,加强主动设计,组织联合攻关,实施八大重大科技专项,集中资源着力突破一批共性、核心和关键技术,开发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与产品,实现科技重点跨越,带动经济社会发展。 1.新能源技术与能源高效利用技术专项 重点研发太阳能高效利用技术,生物质能利用技术。重点突破光伏硅晶片材料生产技术,光伏电池及组件生产技术,加快研发新一代硅基薄膜光伏电池和铜铟镓硒(CIGS)薄膜光伏电池。加快生物质能直燃和掺烧发电、气化发电系统设备及其关键部件的研发和推广应用。加强热能、电能高效利用及节能建筑等技术、装备和材料的研发。加快LED技术与产品研发,重点突破高亮度外延片制造水平、制造能力,力争将LED发光效率提高到150~180流明/瓦。研发新能源汽车配套零部件制造和检测技术,重点突破高效动力电池、电机、控制系统等关键部件的核心技术。 2.新材料技术专项 重点突破化工新材料、高性能金属材料、电子信息材料、玻璃纤维及其制品、半导体新材料、生物医用新材料和纳米材料等。开发高性能、低成本光电转换材料和燃料电池配套材料及其规模化生产技术等。加强高性能产业用纤维、差别化纤维等纺织新材料的研究开发。加强高性能高附加值钢材新品种(如汽车板、家电板、石油管线钢、耐候钢等)冶炼工艺技术研发。加强高性能低稀土含量永磁和软磁材料的研发和产业化,推进磁性材料由低端向中高端转型,延伸磁性材料产业链。加快新材料技术在纺织服装、化工、机械制造等行业中的运用。加快推进纳米技术在光电功能材料、高分子材料、功能薄膜、新型建材等方面的推广应用。 3. 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技术专项 加强节水、节材等技术、装备和材料的研发。重点研究生活垃圾、产业废弃物等低品位燃料的高效能源化技术及其应用。加强水体和大气污染防治、固废物处置、生态保护修复、资源循环利用等关键核心技术和装备的研发。加强工业有机废水处理和高浓度难降解精细化工废水排放量控制处理技术的研究及应用,大幅减低工业生产COD排放量。加强生产生活废物综合利用等资源循环利用技术,污水处理、垃圾处理、脱硫脱硝等环境治理技术和装备的研究开发及应用。围绕新农村建设和城乡统筹要求,重点研究和推广农田土壤污染综合治理技术、农业农村废弃物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循环利用、农村生活污水生态处理技术、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控技术。 4. 生物与医疗器械技术专项 重点研究开发基因工程疫苗、新型疫苗、诊断试剂、微生态制剂药物、基因工程药物和特效化学原料药物及其最终产品、海洋生物制品及其检测仪器设备。开发中药材提取、配伍和加工技术;发展生命科学与信息、材料、精密机械等医疗器械;开发快速止血材料、医用自降解材料等。 5.物联网为核心的电子信息技术专项 重点加强网络传输与协同处理技术研发和产业化,主要包括短距离无线通信核心技术及模块化产品的开发。扶持监测元器件、传感元器件、网络设备、云计算等技术和产品的研发与产业化,开展公共安全、智能电网、智能交通、环保监测、智能家居等领域的开发应用和示范工程建设。结合国家卫星定位导航发展战略,加快研发卫星定位导航的关键器件、模块和智能终端产品,实现规模化生产。重点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无线通信芯片设计、USSN(Ultra Scale Sensor Networks)技术、UTK(Unique Tick)技术、高速数据传输技术、无线信号空间模拟技术等。鼓励牵头或参与国内外行业技术标准的研究制定。 6.核电关联产业技术专项 重点加强研发电力电气成套设备及各类开关柜等核电电气配套设备。加强与国内核电研究院所合作,提升企业在核电精密配件、润滑油系统设备、核电非标产品的研发制造。围绕核电站凝结水精处理系统加大研发,提升向百万千瓦核电项目供货的能力。研发制造核级应用照明、核级应用合金钻、核级泵阀设备等核电配套产品。积极开展核辐照食品加工、消毒灭菌、无损探伤、物件在线检测、医学诊断及治疗、植物育种、核材料研究等核技术应用领域的研发。 7.优质高效农业新品种选育及其配套技术专项 重点加强利用分子标记技术与杂交育种技术相结合的优质高产高品位水稻新品种选育,开展应用传统技术和生物技术相结合的农业新品种培育、良种繁育和集约化、标准化高效配套生产技术研究。加强工程农业与数字农业技术研究,积极推进设施化高效农业种养殖技术及物联网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技术。研究数字农业新技术、新产品,构建数字农业技术平台,建立数字农业示范基地,通过信息化带动农业生产技术现代化。 8.公共卫生与健康保障技术专项 重点加强对重大传染病、多发病和老年病的预防、早期诊治和康复技术、重大疫情监测、防治技术的研究和推广应用。大力推进建立食品安全中跨部门关键污染物监测点与网络、预警和食品污染应急处理技术体系、主要食品化学污染物检测基本数据库等,开展食品和生物污染的监测预警、检验鉴定、防治疫苗与药物、污染消除、应急处置等技术和装备研发。加强对食品中农药与兽(渔)药残留、食品添加剂与饲料添加剂、环境持久性有毒污染物、生物毒素、违禁化学品、食源性疾病和人兽共患病病原体的监测、监控、溯源关键技术与仪器设备研究与开发,开展对心脑血管、肿瘤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筛检、干预和防治关键技术的研究。 (三)八大科技成果转化工程 围绕加快全市经济社会领域的科技进步与创新,推动经济转型升级,依托各类创新载体和平台,组织八大科技成果转化工程,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进一步增强科技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引领支撑作用。 1.农产品安全与精深加工技术成果转化工程 组织开展健康生态种养、重大农林病虫害、人畜共患重大疫病和水产疫病综合防治技术成果的引进与推广应用,建立主要农产品标准化生产、高效低毒残留新农药创制应用等试点、示范,加快推进优势特色水产品、果蔬产品和畜产品的保鲜与精深加工等技术的应用研究和推广,开展花卉苗木快繁技术,新型高效农产品加工设备的推广应用,推进建立先进、完备的农业特产资源生产、加工技术体系。 2. 制造业信息化技术成果转化工程 重点转化推广制造业产品设计、生产装备、流程控制、在线检测监控及企业管理、仓储营销等信息化技术。加快推广机械装备、纺织机械等核心控制器自动生成与平台设计技术,装备自动生产线专用设备的模块化设计技术,数字化设计技术,基于物联网的现代物流与先进管理技术,面向提高产品质量的在线检测与监控技术。推广企业资源计划、三维辅助设计、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流程工业能源协调优化、网络协同制造、电子商务等技术在企业的应用。 3.现代纺织技术及装备成果转化工程 重点推进新型功能纤维技术成果的转化与产业化,提高纺织纤维差别化、功能化水平。推广与高档服装相配套的高性能纤维、功能树脂等新型纺织面辅材料,加强高效环保节能的印染后整理技术成果引进与应用研究。加强数码喷印设备、电脑针织横机及其控制器、高性能喷气织机、剑杆织机、自动络筒机、数码印花等新型纺织装备的引进、消化吸收与再创新,加快产业化进程,提高国产化水平。 4.汽车零部件制造先进技术成果转化工程 重点引进、转化新能源汽车配套零部件的制造和检测技术,加速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生产的产业化。加强动力电池、驱动电机和电控系统等关键核心零部件生产技术、汽车配套电子产品、汽车安全和故障诊断系统技术、汽车信息系统技术的集成创新与产业化应用,在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及材料、汽车电子等领域取得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转化应用成果。 5.高效绿色化工技术成果转化工程 加快运用信息化技术、新型节能技术与环保技术等高新技术改造传统的化工生产工艺。加强国内外先进低碳、绿色化工生产技术和工艺的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积极促进以环保型为重点的精细化工业发展。大力引进和推广化工清洁生产技术,推进清洁生产技术和企业试点、示范。加快化工生产中有害原料和溶剂的替代技术,高污染化学品的绿色催化、合成等关键共性技术成果的推广与应用,加快生产过程绿色化、生态化。 6.服务业数字化技术成果转化工程 重点加强在现代物流、商贸会展、网络银行、数字传媒、网上旅游、中介服务、电子政务和电子商务等现代服务业领域发展所需的安全网络软件平台、支撑应用软件、嵌入式软件及基础设施、软件系统集成等关键技术的研发与推广应用。开发建设城乡一体的指挥调度系统和公共服务系统、城市设施管理系统和市政、园林、公共交通等专业管理系统。研究开发数字多媒体处理关键技术、现代传媒信息综合数字化平台、物流信息系统、城市网络公共交换中心、数据中心、电子商务支付网关和电子商务交换平台。 7.绿色建筑技术成果转化工程 加大对建筑节能材料和施工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力度,积极推广太阳能利用与建筑一体化设计、泡沫玻璃、阻燃建筑材料等新技术、新材料,积极推广太阳能、地热、水热等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在建筑中的应用,结合我市的气候、环境、工程地质等特点,制定可再生能源在新建建筑中的实施计划和目标。全面开展“屋顶阳光”计划。降低建筑产品能源消耗和对环境的污染。 8.生态环境监控与修复技术成果转化工程 重点加强区域环境质量监测预警技术,工业区及其他生态脆弱区生态系统的动态监测技术,强化生态系统修复与重建技术的研发与推广应用。研究开发非常规污染物控制技术,水生生物监控技术,生物固碳技术。开展农产品生产基地水土污染现状及其有害物质(重金属等)污染机制及控制技术、产地环境污染的修复和整治技术的研究;重点开展标准农田土壤生态化精准管理与质量提升技术研究,开展土壤污染物降解、修复技术和作物连作障碍机理和综合治理技术的研究。 四、主要任务 (一)加强创新平台建设,完善创新基础 加快重大产业平台建设。整合嘉兴科技城、国际商务区、浙江科技孵化城(嘉兴)、嘉兴高新区,全面推进嘉兴创新城建设。按照“研发核心区+科技创业园+高技术产业体”全面结合的发展模式,强力推进嘉兴科技城“双核六园”、浙江科技孵化城(嘉兴)“一心八园”建设。推进以国际商务区为核心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建设,促进滨海新区临港经济的发展。高水平高质量推进省级高新区建设,全力争创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区,使嘉兴高新区成为承载嘉兴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平台。大力发展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将各类产业平台培育成为集研发、成果转化和产业化于一体的产业创新基地。 加快区域科技创新平台建设。针对嘉兴区域块状特色经济发展的需要,集聚行业创新资源,加强产学研合作,突破一批与区域特色块状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共性关键技术。重点建设嘉兴科技城综合创新平台、浙江省皮革行业创新平台、海宁经编产业区域创新平台、海宁软磁材料产业创新平台、嘉兴现代毛衫业创新平台、嘉兴电子信息业创新平台、嘉兴汽车零配件创新平台、平湖光机电产业创新平台、嘉善电子电声创新平台、海盐标准件创新平台、嘉兴现代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嘉兴软件产业公共服务平台、浙江省专利试点科技孵化器平台。 加快企业技术创新平台建设。引导优质科技资源向企业集聚,鼓励、支持有条件的企业独立或联合高校、科研院所、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中心等组建共建研发机构、实验室。优先在行业龙头骨干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布局建设一批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在国内外技术创新条件较好的地区设立研发机构。推进国家和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和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省级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中心等一批重点企业研发机构建设,推进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院士工作站等创新载体建设,使其成为引领我市企业技术创新的重要基地。 加快公共科技条件平台建设。充分运用信息、网络等现代技术,利用大型仪器、科技信息、科学文献数据、科技人才、科技成果、实验室中试基地等科技资源,搭建具有公益性、基础性、战略性的公共科技条件平台,支持高校、科研院所在研发活动相对密集的创新集聚区、行业创新平台建设公共实验室、行业研发检测机构,为科技长远发展与产业重点突破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加快科技企业孵化平台建设。完善科技企业孵化体系,加快建设科技企业孵化器、专业孵化器和“加速器”,提高孵化能力和服务水平,提升企业咨询服务、市场拓展服务、人力资源服务、教育培训、技术转移、信息服务、项目申报、社会保障等功能。至2015年,建成国家级孵化器8家,科技孵化器孵化面积300万平方米。 (二) 深化大院名校引进,集聚创新资源 进一步深化大院名校引进工作。在与清华大学、中科院等国内知名高校科研机构合作的基础上,进一步调动企业和市、县(市、区)政府的积极性,大力引进国内外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独立研究机构、大企业大集团,联合共建科技创新载体,集聚国内外优质创新资源,成为长三角创新资源集聚高地。一是突出引进以产业化为导向的跨国公司、行业龙头企业,特别是世界500强、中国500强企业、中央企业前来创办或共建研发机构、生产基地、地区总部。二是实现每个县(市、区)至少拥有一所独立高校或大学分院(分校)。三是加强与中国工程院、国防科技系统的全面合作,支持企业参与军工产品的研制、生产和军民两用技术成果的转化、产业化,建立国防科技产业园和军民两用产业基地。 大力推进国际科技合作。积极开展全方位、多渠道的国际合作,加强与美国、俄罗斯、乌克兰、日本、韩国、台湾等国家(地区)和国际性科技组织的联系,积极组织实施双边科技合作项目,充分利用全球科技资源,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方法,加快嘉兴技术升级换代和技术转移速度,在更高水平上开展创新活动。努力推动本地企业引进国内外科技资源,促进企业开展多种形式的对外科技合作,鼓励、扶持建立中外合作研发机构,参与全球人才、资金、技术、设备等创新资源配置,建立国际化科技合作研发、产业化基地。扩大科研机构、高等学校、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对外科技合作与交流。 促进政产学研合作。支持政府、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企业之间创新资源的集成与整合,鼓励企业与国内外高校、科研机构开展合作,完善以市场为导向,以产权为纽带,以项目为依托的优势互补、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共同发展的合作机制,建立立足嘉兴传统优势产业和新兴产业的多种形式的产学研联合体或技术创新联盟,至2015年末形成具有重大影响力的创新联盟15个。实施重大关键共性技术的研发、成果转化和产业化,争取更多创新资源落户我市。 (三)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提升产业竞争力 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以高强度投入、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低能耗、低排放为导向,积极发展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生物、物联网和核电关联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发展光伏太阳能、风电、核电、通讯电子、电子元器件及集成电路、无线传感网、民用航空、软件及信息服务业、高端装备制造业等产业,着力突破制约战略性新兴产业链形成和发展的关键共性技术,努力掌握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开发一批市场竞争力强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和产品,着力培育我市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特色与优势,形成若干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 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建设。抓好高新区(开发区)和特色产业基地的培育、升格或扩容,培育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重点建设以嘉善临沪新区、海宁与桐乡新能源产业园、平湖与秀洲光伏产业园为主的太阳能光伏产业基地,以海盐经济开发区杭州湾LED产业园、秀洲区LED产业园、桐乡照明电子电器产业孵化园为主的半导体照明高技术产业基地,以海盐中国核电城为主的核电及关联产业基地,以嘉兴港区、桐乡、海宁、南湖区为主的新材料产业基地,以嘉兴科技城为主的通讯产业基地,以嘉兴经济开发区汽车零部件产业园、南湖区为主的汽车零部件产业基地。加快海洋生物制品及围绕海洋产业开发的仪器设备研发和产业化,加大海洋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的研究,推动海洋产业发展。 (四) 培育创新型企业,促进企业技术创新 强化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引导创新要素优先向企业集聚,积极扶持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培养一批具有较强创新能力、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的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和民营科技企业,形成自主创新企业群,提高企业发展质量与内涵,形成可持续的企业创新能力,提升嘉兴的自主创新能力。大力推进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企业研发中心等各类研发机构建设。努力引进和培养一批行业一流的创新领军人才、研究开发骨干人才、生产一线的高技能人才,形成梯队合作的强大创新团队。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鼓励骨干企业积极参与国家重大科技研究计划,用足用好扶持企业技术创新的财税政策。 激发民营企业自主创新活力。充分发挥嘉兴民营经济发达的优势,积极引导和培育民营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成果应用的主体和技术成果转化的主体,成为推动自主创新发展的主力军,促进民营企业向更高层次更高水平创新发展、转型发展。 开展创新型企业创建工作。大力推进创新型企业、专利示范企业、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创建,力争市级以上创新型企业覆盖全市行业龙头骨干企业,市级以上创新型试点企业覆盖传统支柱行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市县级创新型企业覆盖产业集群区域。到2015年,国家、省和市级创新型企业总数达200家以上,其中省级创新型企业100家,国家级10家,高新技术企业累计达到400家。 (五)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高转型发展智力保障 到2015年,全市人才资源总量达到87万人,人才资源占人力资源总量比重显着提高,引进培育200名创业创新领军人才和100个左右的重点创新团队。 加强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加大创业创新型人才引进培养使用力度,为嘉兴科学发展、转型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加强以高层次和高技能人才为重点的人才队伍建设,把嘉兴建设成为人才集聚高地和创业创新基地。深入实施《嘉兴市中长期创业创新型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年)》和“创新嘉兴·精英引领计划”,培养和集聚一大批科技人才、领军人才、创新团队和一流企业家、投资家、创业家,加快团队式、项目式高端创新人才引进。积极推进院士专家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博士后创业创新驿站、企业研发机构等人才集聚载体建设,不断壮大科技人才队伍。 创新人才管理机制。把充分调动广大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创造良好环境和条件作为科技管理的根本任务。加强政府人才工作,实施人才投资优先发展,完善创业创新型人才的政策激励机制,促进政府人才管理的规范化、法制化。健全以岗位职责要求为基础,以品德、能力和业绩为导向,科学化、社会化的人才评价机制。建立健全创业创新型人才“一站式”服务体系,制定完善人才柔性引进、激励分配等政策,为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和施展才干创造条件。搭建不同形式、不同层次的学术交流平台,积极开展学术交流,加强科研学术诚信体系建设。鼓励创新,宽容失败,为科技人才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氛围。 (六) 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提升创新能力 到2015年,建成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培育各级知识产权示范企业550家,专利申请总量3.5万件,授权总量2.5万件,发明专利申请量年均增长10%以上,提高专利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实施专利战略。开展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培育工程,推动企业建立归属清晰、权责明确、管理科学、流转顺畅的现代知识产权制度。鼓励支持企业申请和取得各类专利,引导企业或技术创新联盟取得核心技术专利和绿色专利。建设行业专利数据库,提高行业专利保护能力。依法开展专利行政执法工作,严厉打击各类侵权行为,不断加大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强化高校、科研院所的知识产权管理与市场化转移机制,探索知识产权投融资机制,促进专利技术产业化和标准化。 实施标准化战略。重点在电子信息、软件、机电、纺织、皮革等产业,鼓励支持企业主持或参与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制订、修订,加快建立优势产业技术标准体系,提高企业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组织生产的比例,鼓励企业根据自身产品特色制定企业标准,推动差异化竞争。积极研究制定我市具有优势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若干先导性技术标准体系。 实施品牌战略。提高产品质量,积极推进区域品牌建设。加大对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名牌产品、浙江省着名商标、浙江省名牌产品以及国家重点支持发展的出口商品的培育与保护力度。鼓励企业到境外注册商标,开展自主品牌经营,打造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综合竞争力的国际品牌。促进集体品牌或集体商标、地理标志产品、原产地注册商标等地区品牌的发展。 (七) 推进城乡科技联动,加大城乡科技资源统筹 推进县(市、区)科技功能区建设。南湖区和秀洲区着力打造引进大院名校大企业创新资源的集聚地;嘉兴经济技术开发区着力打造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平湖市和嘉善县着力打造科技接轨上海的新高地;海宁市和桐乡市着力开创临杭科技合作新局面;海盐县着力构建杭州湾两岸科技合作新高地。嘉兴港区着力发展港口经济、海洋经济,成为发展重工业、先进制造业、海洋经济物流产业的新增长极。 推进统筹城乡配套改革的科技联动。提高统筹城乡科技资源能力,全面开展新农村科技示范镇、示范村建设。探索城市科技资源、科技管理体制向乡镇及企业延伸的新机制新模式,通过派遣科技特派员、设立科技事务所等途径,不断满足基层的科技需求。加强科普工作,增加科普经费投入,大力开展科学技术的普及,使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思想、科学精神广为传播,全市人民的科学文化素质显着提升,公众具备基本科学素质的比例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围绕发展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组织实施高效生态农业生产技术推广工程、新农村建设技术推广工程、农产品食品安全和精深加工技术推广工程。加快建立现代农业技术体系和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促进农业技术推广,推行“农业特色产业基地+合作社(龙头企业)+区域创新服务中心 +农户”的发展模式。扶持农业科技研发和成果推广机构,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推广先进适用技术,提升面向农村的科技公共服务能力,促进农业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推进现代职业农民队伍建设,壮大农村科技人才队伍。 (八)加快科技成果产业化,促进经济转型升级 促进院校企业的技术转移对接。坚持政府搭台、科研院所和企业唱戏,加强政产学研等创新主体联合,开展技术难题信息发布、技术成果推广、技术参展、技术供需双方洽淡等活动,推进“全国高校高科技成果展示交流会”、“南湖创业论坛”等科技对接活动的品牌化、长期化,重点办好“百场科技对接活动”。通过合作共建和技术转移等方式,形成“实验室—中试孵化—工程化推广—产业化基地”的创新链。提高本地企业承接技术转移的能力,加快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浙江中科院应用技术研究院等创新载体的科技成果本地产业化进程。 推进专利技术和科技重大专项成果的产业化。支持各类组织和科研人员利用专利、专有技术等科技成果领办创办科技型企业。大力促进知识产权的商品化、产业化、市场化。跟踪关注我市国家级、省级科技项目的研究成果,支持一批有市场化潜力的成果转化项目。 增强科技中介服务能力。建立和完善科技成果产业化的社会中介服务体系,支持高校和科研院所设立技术转移机构,扩大技术经纪人队伍,促进科技成果在嘉兴转化。建立多层次多类型的科技中介服务机构,为企业提供信息、技术、咨询、策划、培训、融资、法律等方面的服务,规范科技中介服务市场秩序,引导各类中介机构健康发展。 五、科技进步保障措施 (一)完善科技工作组织领导体系 健全“科技四城联创”组织领导体系。整合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浙江省区域创新体系副中心(嘉兴)、国家科技进步示范市建设领导小组等机构,成立完善嘉兴科技“四城联创”工作领导小组,由市政府主要领导挂帅,科技、发展改革、经信、人力社保、财政、统计、教育等相关职能部门,以及各县(市、区)主要领导参加,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创建工作的日常管理和专项事宜。把科技“四城联创”与“十二五”科技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强化顶层设计和总体部署,充分发挥市、县两级政府在科技进步中的积极引导作用。 强化上下联动机制。密切联系上级科技部门,主动争取工作指导和政策支持;完善厅市会商机制,积极参与国家技术创新工程浙江省试点的实施,在“八个一批”重大工作中发挥嘉兴优势,争取更多项目;充分调动市直部门和县(市、区)科技工作的积极性和创新性,及时推广先进经验,推进市域科技工作协调发展;充分发挥人大的民主监督和政协的参政议政作用,促进科技工作快速健康发展。 完善科技工作专家咨询委员会。充实完善市级科技工作专家咨询委员会,充分发挥着名专家学者、知名企业家在科技重大决策与重要工程建设中的咨询作用。 (二)健全科技体制创新体系 完善政产学研合作体制。继续支持骨干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构建产学研合作研发平台。大力鼓励和倡导政产学研紧密结合,组建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引导和鼓励高校、科研院所的科技基础设施、大型仪器设备、科学数据、科技文献向企业开放,为企业提供实验检测、测试等服务。进一步探索科技与金融的结合,充分利用金融资本为科技创新服务。 进一步加强科技管理队伍建设。强化新市镇科技管理功能,各新市镇设立科技服务中心,每个镇配备一名专职科技助理,完善科技特派员制度。科技特派员要向龙头骨干企业和块状经济延伸,探索建立市级龙头骨干企业科技特派员和块状经济科技专家服务联系制度,协助做好发展战略研究、重大决策咨询和项目研发。 深化科技管理机制改革。按照环境、人才、平台、项目“四位一体”的要求,优化财政科技经费支出结构,引导创新资源向研发环节和重大专项倾斜。坚持和完善科技计划 “三审一决策”制度,全面推行网上申报、常年受理、网上评审、网上公示制度,提高透明度和公正性。完善科技评价机制,建立健全目标导向、分类实施、客观公正、注重实效的科技评价体系。改进科技奖励制度,设置嘉兴市科技成果转化奖。加大对自主创新产品的扶持力度,建立财政资金优先采购自主创新产品制度。引导企业建立和健全激励技术创新的分配制度,深化技术要素参与收益分配的改革,鼓励专利、商标等知识产权资本化、股本化,探索推行期权机制,最大限度地激发科技人员创新的积极性。 (三)完善科技进步投入体系 加大财政科技投入。充分发挥政府投入的引导作用,确保财政科技投入增长幅度高于财政正常性支出的增长幅度。到2015年,各级财政科技经费占同级财政经常性支出的比例达到5%。通过财政科技投入引导、企业研发投入税收优惠等多项措施,构建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金融机构、社会资金和外资共同参与的多层次、多渠道的科技投入体系。 鼓励企业增加研发投入。引导企业加大研发设计投入和新产品开发的力度,提高企业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例。鼓励和组织骨干企业积极承担国家和省重大科技项目。进一步落实企业研发经费150%抵扣应纳税所得额、高新技术企业减按15%的税率缴纳所得税、创业投资企业和科技企业孵化器税收优惠等政策,降低企业创新成本和风险。 健全多元化的科技投融资体系。搭建多种形式的科技金融合作平台,引导各类金融、保险机构和民间资金参与科技开发和自主创新,大力扶持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充分利用资本市场直接融资功能,优先支持符合条件的高新技术企业上市融资,探索组建科技银行。积极引进创业风险投资,设立市、县两级创业投资引导基金。至2015年,全市科技创业风险投资基金规模达到20亿元以上。 (四)发展科技创新服务体系 着力发展科技服务业。重点发展研发服务和设计服务,促进研发技术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间的互动融合发展,大力培育设计服务示范企业,为企业创新发展提供个性化服务。鼓励发展技术交易、技术经纪、技术推广、专利代理、信息咨询、科技培训、科技评估与鉴定等科技中介服务,形成有利于科技成果转化、产业化的社会中介服务体系。充分利用现代信息网络技术,进一步办好网上技术市场和有形市场。积极举办各类科技展销活动,大力发展科技会展业。 进一步加大对科技服务业的政策扶持力度。落实国家对科技服务企业的一系列财税优惠政策,出台我市鼓励和扶持科技服务机构发展、加快科技服务人才培养引进、推进科技服务行业自律管理等方面的具体政策措施。研究制定推动研发业务外包的优惠政策,对发包的企事业单位实行科研项目的事后补助。加大对科技服务骨干企业的扶持力度,开展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认定,对认定的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给予一定的奖励。 (五)强化科技监测考核体系 强化和完善各级党委、政府科技工作目标责任制。坚持党政“一把手”抓第一生产力,切实把自主创新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中心环节,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摆在科技工作的突出位置。充实和完善科技工作目标责任制的指标体系,把科技“四城联创”的工作绩效作为党政领导目标责任制考核的重点,确保各项目标任务落到实处。 加强和健全科技进步评估监测体系。健全科技统计监测、评价和通报制度,及时准确地反映科技进步动态,加强对科技统计监测数据的应用与挖掘,提高政府部门科技管理水平。探索建立对属地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服务地方科技进步的评价考核制度,重点考核科技成果产业化成效。 附件1:嘉兴市“十二五”科技发展主要指标 附件2:嘉兴市“十二五”期间科技重大项目汇总表 附件3:名词解释 作者: 信息来源: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