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民生实事回头看③】改善出行,踏上美好生活的大道
“衣食住行”,其中“行”是百姓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城市出行体验,直接影响人们对这座城市的感观。
聚焦群众需求,改善出行状况,最根本的目的是为了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着力解决“停车难”等突出问题。2022年,全力推进新增公共停车位民生实事项目建设工作,全市34个停车场项目已全部完成,全市计划新增公共停车位10000个,已累计新增公共停车位11812个,完成率118%。
提升城市品质,嘉兴实施人行道整治提升工程。全市30条人行道整治提升已全部完成,完成率100%,实现“还道于民”。
聚焦路口交通安全隐患治理。路口改造提升“37+X”标准,全市2449个路口标准化建设已全部竣工并通过验收,“教科书式”路口隐患治理模式,做法得到省道安委发文推广。
建设农民幸福生活“共富路”。380公里农村公路新改建及养护工程,实际完成里程423.98公里,完成率111.57%。
【2022民生实事项目·现场】
智能立体车库让“停车难”不再难
买车不难,难的是停车。近年来,嘉兴市机动车保有量快速增长,在寸土寸金的中心城区,找停车位或许是不少车主出门前最为担心和头疼的问题。
占地少、开挖少、停车效率高的智能地下立体车库的出现,为破解“停车难”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方案。
昨天,记者来到了秀洲区江南摩尔南侧地下立体车库。这个车库是嘉兴首个全智慧地下立体停车库,总建筑面积逾10000平方米,地下面积为9238平方米,地上为公园绿化及车库升降电梯用房,可以容纳600辆车停放。车库内没有传统地下停车场的上下坡道,极大提升了存车的空间效率。
停车位增加了,停车过程也变简单了。先将车开到停车库门口,在自动识别车牌后,升降门自动打开,车辆驶入车库后,将车熄火拔车钥匙,整个停车过程不到一分钟。
走到停车库外,点击一旁显示屏上的“我要存车”,确认车牌号、注意事项后,点击“启动存车”,车库的升降门关上。
等到要离开时,只要在停车库门口的显示屏上输入车牌,等待大约2分钟后,车库门便会打开,车头朝着车库门,用不着调整车头,就能直接开车离开。
“这个智能立体车库确实方便,不用倒车、侧方停车等各种折腾。”想到新买的车前不久刚在其他停车场撞坏了后视镜,新手驾驶员林女士对眼前这个停车库赞不绝口。
江南摩尔智能立体车库共设置4个存取车厅、12台升降设备、16台抱持式搬运智慧机器人,泊位一共分4层。停车时,车辆经底盘检测、长宽检测、活体检测等安全确认后,经智慧控制系统自动就近分配调度泊位,由机器人自动完成存放。
去年下半年正式运营以来,江南摩尔智能立体车库为市民提供智慧化、精准化、规范化的停车服务,有效缓解了江南摩尔商圈的停车压力。
走出江南摩尔智能立体车库,原先面貌陈旧的蓬莱路上人行道已焕然一新。随着城市品质的蝶变跃升,嘉兴30条人行道进行整治,全面提升了道路的美观度、耐用度、舒适度。
“走在整治好的人行道上,再也不怕踩到‘雷’溅一脚的脏水。”市民朱女士说,嘉兴城市道路旁的绿化小品做得不错,人行道整治后,城市变得更靓了。
“标准化”道路让车畅人安心
路口从Y形改造成正交T形,同时增设路口预警系统、太阳能警示柱、中杆灯,同时对绿化和遮挡物进行移除,事故从原先7个月发生38起减少到2个月发生1起。这样的变化发生在平湖。
近日,记者来到平湖金虹公路金钱路口,在这条乡镇公路上,车辆有序来往。“本来马路中间有根电线杆,现在移掉了,通行方便了很多。”村民钟阿姨告诉记者,原本道路不规则,现在路口改造后,从Y形改造成正交T形,再增加了交通标志标识,大家开车也遵守交通规则,“我们过路口时,走得也放心了。”
金平湖大道通界路口是一条五岔路口,日均车流量在20000辆以上,交通复杂、路口绿化视距不良、交通冲突面大隐患风险高。去年1至7月,这个路口共发生事故38起,改造后至今的近2个月内仅发生过1起事故。
城乡道路路口标准化建设,让路口的识别度、通透度、照明度和斜坡度这“四度”有了很大改善,让车辆通行有序,行人走路安心。
“标准化”,不仅是城乡道路路口的改变,更是“四好农村路”的建设。“到村子的路畅通又好开,让我们的翠冠梨卖得更好。”种植户王女士的家在桐乡市石门镇殷家漾村,这里位于桐乡西部交通大动脉县道桐德公路的西北段,东临县道崇练公路和乡道民茅公路,四通八达的农村公路打通了农产品销售的“最后一公里”。
据了解,殷家漾村全村有梨农230多户,蜜梨种植面积达1500多亩,年均销售额可达1250多万元,成了村民的“致富金果”。
一路通,百业兴,农村公路不仅关乎经济发展的“毛细血管”,更关乎农民幸福生活的“民生基础”。380公里农村公路新改建及养护工程被列入年度市政府民生实事出行改善项目,折射了民生的温度。
【2022民生实事项目·对话】
嘉兴在百姓出行方面做了哪些改善?
这些年,嘉兴每年都将改善出行列入民生实事项目,提升百姓的幸福感和获得感。2022年,嘉兴在出行方面做了哪些改善?近日,晚报就此对话嘉兴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城建处处长程楚、嘉兴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副支队长周健、嘉兴市交通运输局公路管理处处长吕新江。
问:新增公共停车位、人行道整治提升这两项民生实事项目,都是为了改善百姓出行。嘉兴有哪些特色做法?亮点有哪些?
程楚:新增公共停车位,着力解决“停车难”等突出问题;人行道整治提升,着力提升城市品质。这两项民生实事项目建设,助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创建,为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典范城市贡献城建力量。
新增公共停车位,我们采取了创新性做法,以民生问题为导向,突出民生属性,优先解决学校、老旧小区、行政服务中心等停车需求高场所的“停车难”问题。重点考虑无障碍停车位等各类无障碍设施的设置,体现民生温度。我们积极探索利用集约化手段解决“停车难”问题,突出智慧属性,打造了嘉兴市首个全智慧地下立体停车库,有效破解多年来群众反映强烈的“停车难”问题。围绕绿地公园等重点区域的停车需求,我们进行资源统筹,充分利用城市“边角”地块,结合公园绿地建设,增建停车场,推出“绿道+停车场”的建设模式,既拓展了绿道功能,实现功能融合,也贴近百姓需求。
人行道整治提升方面,我们针对人行道设施老旧、线杆设施占道以及面砖沉陷、松动、缺失等问题,结合市民需求和反馈意见,系统梳理、统筹规划,科学合理确定整治道路及实施方案,用心设计、严选材料、精巧施工,实现“还道于民”。
问:2022年,嘉兴市公安局路口标准化建设列为嘉兴市民生实事工程,请您简要介绍一下,什么是路口标准化?
周健:问需于民、问效于民,嘉兴聚焦路口交通安全隐患治理,制定路口改造提升“37+X”标准,围绕不放心路口、交通事故频发路口,着力改善城乡道路路口“四度”(识别度、通透度、照明度、斜坡度),重点实施“两提升两降低”,即提升优化标志标线识别度,提升夜间照明度,降低因绿化、建筑导致的视线遮挡,降低因斜坡、陡坡导致的通行困难,通过闭环治理措施,提升治理质效,全面提升道路路口本质安全水平。我们在全市范围铺开该“教科书式”路口隐患治理模式,做法得到省道安委发文推广,在破解事故预防的难题上提供了“嘉兴方案”。
目前,全市2449个路口标准化建设已全部竣工并通过验收。全市道路通行条件得到有效改善,交通事故“减量控大”取得实效,道路交通事故有效警情同比下降9.04%,一次死亡2人以上事故同比减少5起、下降71.43%,全口径事故亡人数同比减少62人、下降21.02%,特别是农村地区道路路口(开口)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同比下降40%、伤人数同比下降23.6%,有效保护了群众交通出行的生命财产安全。
问:农村公路是农民幸福生活的“民生基础”。2022年,嘉兴如何完成380公里农村公路新改建及养护工程?
吕新江:去年,嘉兴市交通运输局紧盯进度、提高效率、强化管理,高水平完成民生实事建设工作。380公里农村公路新改建及养护工程,实际完成里程423.98公里,完成率111.57%。我们通过提前科学编制计划,编制下年度农村公路投资计划,督导各县(市、区)结合重点提升改造通乡镇、景区公路,打通区域“断头路”“肠梗路”。对列入年度农村公路大中修计划的项目由业主单位委托有资质的设计单位进行设计,严格按照《浙江省公路路面大中修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指南》对项目设计文本开展审查工作。落实阳光公开政策,安全设施、排水系统等均与主体工程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验收。我们通过全面推广超快无机硅合物路基注浆加固、泡沫沥青冷再生、水泥稳定就地冷再生等“四新”技术,实现资源的再生利用,农村公路新改建及养护工程取得显着成果。
通过农村公路养护工程的建设实施,我市各县(市、区)均达到“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县标准,成功创建“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2个、省级示范县5个,形成了高品质、新模式、优服务的“四好农村路”新样本。农村公路的改造提升,全面拓宽了美丽乡村之路,推动城乡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优良中等路率达93.59%,农村居民出行体验得到明显改善。
【2022民生实事项目·声音】
改善出行,生活更美好
欣悦(经开区长水街道长新公寓居民):中心城区“停车难”是顽疾,政府一直在努力改善。这次看到智能地下立体停车库充分利用地下空间,同时又合理利用空中部分,在不占地的情况下增加了停车位,有力解决了“停车难”的问题。希望这个方式能多推广应用,让我们开车出门不用担心没有停车位。
吕锋(秀洲区新城街道居民):城市品质是“软实力”,嘉兴这些年确实在道路改造提升方面做出了不错的成绩,尤其是农村公路建设,让车直接开进了村,也让村里的农产品顺利运往全国各地。老话说,要致富先修路,相信未来我们的生活会更美好。